今年5月12日是我國首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的設立,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災害是危害各國人民的大敵,上百年來,各國政府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自己的災害管理體制。日本非常重視防災減災的演練,大城市地震演練每年四次,小學生都知道,一旦遇到地震,聽到什麼信號做什麼動作,什麼班級走什麼線路,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鑒
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然災害的發生無處不在,但人們對規避災害、應急救助的知識和技能又掌握多少呢?現實生活中,由於採取的措施不當喪失生命的例子不勝枚舉。每年由於雷雨天氣在大樹下避雨遭雷擊而受傷害的人數不少,當颱風來臨時避險不當傷亡的人員也不計其數。去年上海某高校宿舍樓發生火災,4名女生從6樓陽臺跳下逃生而當場死亡。國際國內也曾經有過聚眾場所發生緊急情況由於逃生無序出現踩踏傷亡事件,這樣的傷亡不是災害本身所造成,而是由於缺乏常識,無序、無知。因此,有些時候無知比災難更可怕。
總之,頻發的自然災害和災難提醒我們,防災減災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和忽略。而我們的國民總體上講缺乏緊急避險與應急逃生的理念、意識和知識技能。本能不代表技能,本能是先天的,而技能與知識則需要後天的培養和樹立,技能和知識、意識的培養、訓練,需要從小學開始,從娃娃抓起。目前我們學校的課堂教育,很少有與災害管理、緊急避險與逃生等事關生命教育的課程,很少有學校和老師組織學生開展經常性的緊急避險和逃生演習。曾記得前些年在東南亞發生的海嘯,由於一位12歲的小女孩靠平時對海嘯知識的了解,及時提醒在海邊的遊客緊急逃離,避免了傷亡。事實説明,經常有意識地開展緊急避險教育和逃生演習,能大大地增強學生的緊急避險能力,當災害來臨時,能有效地保護生命。
今天,我們在倡導交通安全進課堂、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京劇進課堂的時候,尤其應該讓以珍重生命為主題內容的教育進課堂,將有關緊急避險與應急逃生知識和技能作為課堂的教育內容,比照體育課的內容列入中小學校考試、考核的範疇,並有針對性地開展應對火災、風暴災、水災、地質災害、地震以及反恐、反劫持、反搶劫等方面的演練,增強防震減災與應急避險意識,增強防範與逃生技能,以避免出現由於逃生方法不當,避險時發生踩踏事件。只要中小學生增強了防災減災意識,一旦掌握了應對各種災害的緊急避險基本知識和應急逃生能力,將會終身受用。(全國政協委員 楊春興)
相關鏈結: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