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貫徹施行防震減災法 群測群防開展減災研究

 

CCTV.com  2009年05月10日 03:5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9日電 由中國地震預測諮詢委員會、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等機構主辦的使汶川悲劇不重演防震減災研討會今天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從事重大天災研究的專家學者,從多學科、多視角,研究總結預測地震等天災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專家們指出,汶川地震的沉痛災難使我們認識到,提高地震的預測和預報水平是重要環節。新修訂施行的《防震減災法》 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震減災活動的義務。國家鼓勵、引導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地震群測群防活動,對地震進行監測和預防。” 這將十分有利於調動社會各界民眾開展防震減災活動的積極性,依法促進防震減災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高建國講話的題目是《群測群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防震減災途徑》。他強調,建立專群結合、高效的群測群防體系,對地震天災的防禦具有重大意義,人人都應成為減災防災的一員而不是旁觀者。

  中國地震預測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汪成民在研討會上做了如何提高中國地震預報能力的報告。他説,多年來中國學者從傳統的整體思維入手,綜合研究多種震兆信息的相互關係,自主創新、獨闢蹊徑,開創有中國特色的預報方法,將大地震預測提高到新水平。所以,中國對大地震預報有很大的提高空間。他建議,建立諧波共振波觀測臺網、熱紅外觀測臺網和地殼放氣觀測臺網。

  同時,國際天災研究會的北京聯絡處已經設立,該研究會會長李伯淳先生説,我們要以“專群結合、土洋結合、多兵種聯合作戰、多路探索”為指導,採取傳統與現代、國內與國外、民間與官方等多種預測方法相結合,進行綜合分析,積極開展防震減災學術研究活動。

  據悉,在汪成民教授的聯絡推動下,一台可在惡劣自然環境下進行災害救援的“大力神”——水陸兩用全天候爬行器,已從俄羅斯成功引進,交付有關部門,將在中國救災中使用。

  相關鏈結:

責編:李二慶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