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港報:中日關係近期出現明顯鬆動 應該加以珍惜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3日 08:52 來源:

    資料圖: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十月八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中新社發 毛建軍 攝

    中新網12月13日電 香港大公報今天刊登評論説,自安倍擔任日本首相以來,雖然只有短短兩三個月時間,但中日關係出現了明顯鬆動,小泉執政期間兩國關係持續了多年的僵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轉。

    中日兩國都是亞洲舉足輕重的大國,在國際上也有著重要影響。中日關係的好壞不僅是兩國之間的事,而且對地區格局和國際關係産生不可忽視的影響。目前兩國關係出現的良好勢頭來之不易,不僅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定,也對中日兩國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該加以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這一勢頭。

    過去幾年,中日關係頻頻出現危機,高層往來受到影響,雙邊矛盾日趨顯現。文章認為,這種局面的出現固然與小泉的個性有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基於以下三大原因:一是中日兩國幾乎同步出現了社會和國家目標的轉型。在中國方面,全社會都致力於民族復興與和平發展;在日本方面,則追求經濟、社會、政治、軍事的全方面實力提升,使自己成為所謂的“正常國家”。二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長,中日雙方的力量對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引起了日本主流社會的警覺。三是冷戰後國際格局的變化導致了美國對亞洲事務的更大關注,美國借重日本的地緣需求明顯提高。

    基於以上三大原因,中日關係進入了政治“敏感期”。作為敏感期的重要特徵,中日雙方互信程度有所下降,一方對另一方在內外政策上的風吹草動,都顯得十分敏感。這種外交上的心理特徵大大增加了兩國關係發生危機的誘因。

    中日作為亞洲地區的主要國家,雙方都面臨如何對待另一方崛起的問題。雙方在這一問題上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不僅關係到亞洲地區的發展與穩定,更影響到中日兩國自身的前途和命運。就中國而言,早就提出了和平發展的目標,就也包含著要與日本和平相處、共同發展,但日本方面卻採取了偏重於遏制和對抗的政策。

    文章説,在小泉執政的幾年中,對華強硬路線沒有使日本得到什麼好處,對日本實現“正常國家”的戰略目標不僅沒有幫助,反而干擾了這一目標。從安倍上臺後的對華政策看,日本新政府似乎意識到,和中國對抗不僅達不到日本的目的,反而有損日本的利益,互利雙贏是中日兩國處理雙邊關係的唯一選擇。安倍訪華期間,中日雙方提出了“戰略互惠關係”的概念,説明兩國在經過過去幾年關係倒退的教訓後,對如何正確處理兩國關係有了新的認識。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積極變化。(施君玉)

相關新聞:

中國駐日大使王毅:中日關係打開僵局重現曙光
前中國駐日大使徐敦信:中日關係是遠親不如近鄰
中日關係踏上新起點
安倍晉三會見宋健 表示願意進一步鞏固中日關係
唐家璇:中日關係已打開持續5年政治僵局

責編:張蘭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