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1日 19:39 來源:
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謝登科 馮曉芳)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堅持以人為本、不斷促進社會和諧作為2007年著力推進的一項主要任務。中央的決策和部署意味著,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將被擺在明年經濟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將會有新的進展,更多的人有望得到更多的實惠。
1400萬人將走上工作崗位
中央提出,切實做好擴大就業工作,高度重視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加強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指導和服務。
展望: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2007年全國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任務為,繼續保持城鎮新增就業人員90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0萬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這意味著,在中央積極就業政策的拉動下,明年將會有1400萬人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朱國仁説,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國家在制定涉及全局的經濟社會政策和實施宏觀調控的過程中,將繼續把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放在突出位置,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容量。中央和地方財政將繼續加大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支持力度,一個更加寬鬆、積極的就業環境將逐步形成。
不讓富人變窮,而讓窮人變富
中央提出,要適當提高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政策,穩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強稅收徵管,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加強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監管。
展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信凱説,改革開放的成果是全體人民共同創造的。面對效益不等的行業、權力大小不同的部門之間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等問題,中央考慮的是全民的利益,而不是哪一個地區、部門或者群體的利益。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著力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分配水平,將成為未來收入分配調整的方向。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表示,在稅收上,將加快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實現對個人收入的全員全額管理和對高收入者的重點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稱,
要通過構建有效的企業收入分配宏觀調控體系,促進形成“兩頭小、不懸殊,中間大、分層次”的分配新格局。這些措施顯示,中央在強調全民受益的同時,將給予貧窮、弱勢群體人員更多的關心。解決收入分配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是讓富人變窮,而是要讓窮人變富。
讓“穩定器”更穩定,“安全網”更安全
中央提出,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積極擴大城鎮社會保險覆蓋面,儘快使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覆蓋到各種所有制企業。進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加強社保資金的監督管理。
展望: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説,作為社會的“穩定器”和“安全網”,讓更多的社會成員享有社會保障將成為未來社會保障事業的優先目標,越來越多的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將享受到安全、穩定的社會保障。與之相適應,財政用於社會保障的支出比重將進一步提高,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將在更大的範圍進一步做實。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説,隨著將農民工納入工傷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等保障體系建設,一些因工業化和城市化而失去土地或進城生活的農民將擺脫“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的尷尬狀況。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份成立了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其他省份正在積極籌備中,可以預見,侵佔挪用“百姓養命錢”的違法違紀行為將得以有效遏制和受到嚴厲追究。
讓更多孩子有學上、上得起、上得好
中央提出,要積極促進教育公平,大力加強素質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動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傾斜。
展望: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謝春風説,當前,我國相當一部分農村居民和城鎮困難群眾受到上學難、上學貴的困擾。中央提出的對教育公平的促進措施,將使近年來各地出現的“擇校熱、擇班熱”等問題得到緩解,各種亂收費、高收費現象受到遏制,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得到有力保障,從而直接帶來教育質量的提升和百姓經濟負擔、心理負擔的減輕。
教育部介紹,隨著財政性教育經費的進一步增加,2007年,全國農村近1.5億名中小學生將全部免除學雜費,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元,貧困寄宿生可減負500元,因貧輟學的孩子將更多地重返校園。到2010年,全國“普九”人口覆蓋率將接近100%,面向人人、面向大眾的平民教育將在更大的範圍、以更高的質量惠及全體人民。
看病難、看病貴逐步緩解
中央提出,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抓緊研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
展望: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很多人帶來了煩惱。上述措施顯示,為了讓人民群眾獲得基本的醫療服務,中央不僅要將全民醫療保障作為一項社會福利,更要作為一項制度確立下來,即國家有義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
由國家有關部委組成的醫療體制改革協調小組正在就醫療改革方案進行調研論證,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保障,是改革的方向。中央黨校教授趙傑説,隨著改革措施的推進,醫療資源人均水平較低和配置不均衡的狀況將得到明顯改善;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數群眾靠自費就醫的現象將逐步減少;醫療費用上漲速度超過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的趨勢將得到改變;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制不合理,公益性質淡化的現象將被整治;藥品和醫用器材生産流通秩序混亂、價格過高的局面將得到扭轉。
讓普通百姓日益享受到高質量的文化生活
中央提出,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提供形式多樣和價格合理的文化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
展望:文化體制改革釋放出的生産力,將使普通百姓有機會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産品和日益完善、價格合理的文化服務。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影院、文化館、圖書館、網絡等設施的普及,將把農民的傳統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文化部有關負責人説,讓普通百姓享受高質量、高品位的文化生活,給各級政府留下了思考的空間,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大眾性文化活動,將成為百姓享受現代文化生活的主渠道;休閒性文化活動,將成為百姓自娛自樂和展示自我的廣闊舞臺;經營性文化活動,將成為百姓創業增收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新途徑。
為百姓生命安全扣緊“安全帶”
中央提出,完善安全生産體制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的勢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展望:按照國家安監總局確定的目標,2007年,我國將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安全監管體系,全國安全生産狀況將穩步好轉,重點行業和領域事故多發狀況將得到扭轉,工礦企業事故死亡人數、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等指標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劉滿強説,以“鐵腕”整治安全生産秩序,為百姓生命安全扣緊“安全帶”,無疑將成為各級政府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職責。漠視礦工生命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黃孟復:中國民營經濟必須積極參與構建和諧社會
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周聲濤:發展農村現代流通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山東城鄉統籌就業初見效 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黃孟復:扶貧開發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李毅中:讓安全生産工作更好地服務於和諧社會
責編: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