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産業興 脊梁硬

新聞頻道 來源:人民日報 2019年07月25日 15:0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河南省鄭州市的中原福塔。 人民視覺

  河南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們在新能源客車生産線上作業。 王 錚攝(人民視覺)

  河南洛陽市澗西區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生産的大輪拖拉機。 王天定攝(人民視覺)

  河南鄭州市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盾構機生産車間工人在忙碌。 霍亞平攝(人民視覺)

  河南駐馬店市確山縣昊韻樂器有限公司制琴工廠裏工人檢查提琴。  聶冬晗攝(人民視覺)

  伴隨新中國成長,河南工業依託能源、原材料、勞動力和市場優勢,以裝備製造、食品製造、新型材料製造、電子製造、汽車製造5大主導産業為重點,以冶金、建材、化工、輕紡等4大傳統産業為支撐,以智慧製造裝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和新能源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4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先導,逐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河南時,要求河南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及競爭力,著力打好四張牌,其中就包括以發展優勢産業為主導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為主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河南廣大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生産總值由1952年4.77億元增加到2018年1.939萬億元,年均增長13.3%,工業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

  從無到有——

  盾構機實現國産化

  本報記者 龔金星 朱佩嫻

  “十幾年前,在國內施工的盾構機幾乎全靠進口,價格昂貴,還受制於人。”站在幾層樓高、百餘米長的盾構機前,王杜娟顯得格外嬌小,説起話來卻中氣十足,“現在,盾構機自主研發,多項技術領先世界,産品銷往19個國家。”

  王杜娟是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總工程師,2001年從石家莊鐵道大學畢業來到企業。“當時國內用的盾構機都是洋盾構,我們只能跟著國外企業生産配套構件。”王杜娟説,有一次,一個構件按照外方圖紙合作生産,發現很多錯誤,但由於不是設計方,只能請對方修改,相關費用1天需要1萬元。最後,外方設計師來了15天,修改中方提出的上千個錯誤,生産才得以繼續。

  “這樣的經歷太痛苦了!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王杜娟説。2002年10月,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盾構機研發項目組正式成立,王杜娟成為項目組18位成員之一。

  盾構機是集機、電、液、氣、傳感於一體的大型自動化隧道掘進機,零部件多達2萬多個。王杜娟説,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支持下,聯合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研發過程雖幾經波折,但最終成功突破刀具、刀盤與液壓驅動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5項關鍵技術。2008年,盾構機實現國産化,大大降低企業成本,為國內隧道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技術保障。目前,中鐵裝備集團設計製造出世界最大直徑矩形頂管、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世界首臺聯絡通道專用盾構機、15米級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等。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是王杜娟度過的最有意義的節日。這天,她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面對面向習總書記彙報。“總書記對推動高端裝備製造業寄予厚望。總書記的話給了我們莫大鼓勵。我們還要埋頭苦幹,徹底攻克卡脖子技術。”王杜娟説。

  何止一個中鐵裝備。河南奮楫爭先,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涌現出中信重工、中國一拖、宇通客車、森源電氣等一批高端裝備製造企業;智慧手機年産量佔全球的1/7,是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生産基地;新能源客車産量佔全國的30%,連續多年位居首位。

  從有到優——

  新技術激發新動能

  本報記者 朱佩嫻

  進入7月,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不少外國半導體企業採購原材料困難,主動找到河南焦作。這裡有一家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産電子級氫氟酸新材料。在半導體製造工藝中,電子級氫氟酸主要用於清洗、刻蝕,在保證半導體壽命、表面導電性、穩定性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按國際標準,電子級氫氟酸主要分為5個等級,其中用於半導體製造的,必須是第四、第五高等級。2012年,多氟多建成第四等級電子級氫氟酸生産線,如今升級到第五等級。2018年,公司與國內多家8英寸和12英寸半導體客戶建立合作關係,並進入全球半導體跨國公司供應鏈。

  “你無我有,你有我優。擁有核心技術,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寶,也是多氟多從一家瀕臨倒閉的國有小企業,發展成為世界無機氟化工領域領跑者的關鍵。”多氟多公司董事長李世江説。

  2017年,多氟多公司的“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關鍵技術開發及産業化”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新能源産業源頭打破國外壟斷。

  在河南,類似企業還有很多。擁有多英寸電路級硅拋光片的洛陽單晶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多門類傳感器核心技術的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河南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引領,全面提升整體創新能力。目前,高新技術企業33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2萬家,全國首個生物育種産業創新中心落戶河南,國家級研發中心數量、發明專利授權量成倍增長,高比能鋰離子電池、雜交小麥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創新河南”雛形已現。

  轉型發展——

  老國企闖出新天地

  本報記者 朱佩嫻

  大學畢業到平煤股份三礦工作5年,王闖從一線採煤工成長為礦井工程設計技術人員,看似一帆風順。然而,2016年4月,平煤神馬集團化解産能,他被轉崗分流。“不採煤了,我能幹啥?”王闖心裏沒底。

  集團下屬尼龍科技公司針對內部職工招聘。無奈,王闖應聘雙氧水車間倒班巡檢工人崗位。“開始接受不了落差,後來想通了:放低心態,擺正位置,跟公司轉型,就會有出路。”

  一邊磨練操作技能,一邊自學化工理論、技術,王闖憑著敢闖敢幹的勁頭,再次嶄露頭角。2016年11月,他被任命為雙氧水車間技術員。

  在主動轉型中,平煤神馬集團“闖”出了新天地,構建起以煤焦、尼龍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為核心,多元支撐、協同發展的産業新格局。公司主動關閉礦井35對,退出産能942萬噸,轉移安置職工3.24萬人,實現扭虧為盈,2018年盈利15億元。

  “以項目為依託,我們計劃再轉移3萬名煤礦富餘職工到非煤産業,通過實施綠色改造、智慧改造、技術改造,提高發展質量,改善職工生活。”平煤集團相關負責人説。

  3年來,河南以平煤神馬、河南能化、鄭煤機、安鋼等大型國有企業解困為突破口,打了一場漂亮的國企改革攻堅戰。2018年,河南省市兩級監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081.9億元,同比增長11.2%,累計實現利稅502.7億元,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返鄉創業——

  一人歸帶動一村富

  朱佩嫻 時 岩

  李建明的老家駐馬店市確山縣是個貧困縣,小時候放牛苦、家裏窮,李建明曾發誓:“出去後,再也不回來!”

  1992年,李建明到北京,在雪平提琴工作室當學徒,學到一身好手藝。“30多年前,確山人到北京通州打工,靠著親戚帶、鄰里傳,2000多名確山制琴師聲名鵲起。”李建明説。

  1999年,李建明成立北京藝博提琴廠。2014年,他的提琴廠年銷售額3000多萬元,大多出口歐美等發達國家。

  李建明沒想到,2014年9月,家鄉領導到北京登門拜訪。熱情的談話、精心安排的返鄉創業推介會撥動了他的心弦:“咱富了,老鄉還窮著呢……”

  “回家!”2015年10月,李建明帶著資金、手藝和市場資源,&&返鄉。幾名同行老鄉緊隨其後。

  頭雁帶領,雁群南歸。目前,確山籍人員創辦提琴企業102家,其中68家在確山集聚,吸納2600余名提琴工人,年産各類提琴30多萬把,産值3.5億元。“全球80%以上的中高檔提琴産自中國。中國80%以上的中高檔提琴産自確山。”李建明説,未來,我們要引進提琴培訓産業,把確山打造成世界級的提琴之鄉。

  從外出打工,到返鄉創業,河南人經歷市場洗禮,完成華美轉身。在政策推動、鄉情感動、項目帶動下,一批又一批熟悉市場需求、掌握生産技能和經營經驗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目前,全省返鄉創業累計130.23萬人,帶動就業814萬人。

編輯:戴萌萌 責任編輯:王敬東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