跤王歸來,只為幹這件大事!

中國微故事 央視網 2018年11月29日 第103期
A-A+


央視網消息:“我是看著我爺爺那輩,80多歲他還在摔。”

説話的人叫黃畢興,是雲南省石林縣一個小山村的摔跤輔導員。石林被譽為“摔跤之鄉”,今年42歲的黃畢興出生於石林彝族自治縣長湖之濱的維則村,也是國家級非遺項目——彝族摔跤的代表性傳承人。

1

黃畢興的祖、父輩,都是石林比較有名的摔跤高手。源於家鄉濃郁的跤場文化氛圍和長輩們的耳濡目染,他上小學二年級時就開始學習彝族傳統摔跤,田間地頭,放牧的草坪上,村裏的糞堆上,都留下了父親教他摔跤的身影。

由於兒童時期就顯現出卓越的摔跤天賦,他很快就被石林歷史上第一位專業摔跤教練畢有馗收為門徒。

1

彝族摔跤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這一族群中的撒尼人的跤法和國際式摔跤極為相似,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具有摔跤傳統的石林彝族地區,許多撒尼民間跤手經過訓練成為國際摔跤的專業運動員。

1990年,在石林跤場上名聲鵲起的黃畢興被甘肅省體工隊作為引進人才,  巧合的是,時任甘肅省摔跤隊總教練正是來自家鄉的傳奇跤王普德光。黃畢興不僅得到了專業訓練,也從這一位導師的言傳身教中感受到了彝族撒尼人的摔跤文化情懷。            

1

通過不懈努力,黃畢興在1995年、1996年蟬聯全國青年錦標賽52公斤級的冠軍,並在蒙古國舉行的國際摔跤比賽中獲得銀獎。在國內跤壇取得過優異成績的黃畢興回到家鄉,被長湖鎮維則小學聘為彝族摔跤輔導員。 

歷史上的石林是一個民族傳統濃郁環境相對封閉的地方,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個新的時代已悄然降臨了,它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文化觀念的同時,也使許多世代傳襲的民俗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境遇,而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有著神聖地位的摔跤,正處在這樣的境遇中。

1

黃畢興説:“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市場化的衝擊很大,擔心小孩從現在單純的喜歡摔跤,思想被引到別的地方去……所以我來到這邊教學,主要就是做傳承的工作。”在他看來,一旦彝族摔跤技藝失傳,薩尼人的精氣神也將一去不返。因此他在教授孩子們摔跤技藝的同時,也培養孩子們的文化自信心。

“你們為什麼喜歡摔跤?”“因為摔跤可以煅練身體”,“找回自信”……以摔跤作為人格教育的手段,源於黃畢興多年的生活感悟,這感悟曾使他成功,也曾使他作出了如今的人生選擇。他還整理了彝族傳統摔跤的來歷,拜訪了當地所有的老藝人、老畢摩、老跤王,把所有彝族摔跤的套路歸納成書,希望將摔跤更好地傳承下去。 

1

今年,石林縣政府決定由長湖鎮舉辦火把節的男子摔跤大賽,熱心文化傳承的黃畢興擔任起了組織者的角色,他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策劃一屆精彩的大賽。

黃畢興説:“我們許多優秀的老跤王都已經過世了,剩下的也有七八十歲,所以彝族傳統摔跤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就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記者:蘇春黎 薛春華 郭倩 韓雪 /海報設計 劉京京)

1

編輯:李慧

歡迎提供線索,徵稿郵箱:news@vip.cntv.cn
  • 中央網信辦傳播局 指導單位
  • 錢蔚 羅琴 總監製
  • 魏驅虎 監製
  • 王敬東 策劃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