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從“大包乾”到“全面深化改革” | 40年40組關鍵詞

新聞頻道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2018年11月16日 15:0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立下生死契,按下紅手印。40年前,發端於安徽小崗村的“大包乾”猶如一聲春雷,衝破思想桎梏,喚醒沉睡大地。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來到“當年農家”院落,了解當年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簽訂“大包乾”契約的情景。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説:“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幹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誌。”

  正是從1978年起,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這場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偉大變革。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國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實現了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一聲春雷,中國農村改革從這裡起步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鍋裏沒有糧,一日三餐喝稀湯,正月出門去逃荒。”上世紀70年代,一首鳳陽花鼓詞真實描寫了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的生活狀況。

  貧困的小崗村,正是當時中國的縮影。

  窮思變,變則通。

  1978年冬夜,小崗村18戶村民聚集到村民嚴立華家中,偷偷按下手印,聯名簽訂了分田和包乾到戶的契約。

  “當時沒有吃沒有穿,生活靠討飯,都是逼出來的,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當年“大包乾”&&人之一的關友江老人回憶説。

  關友江他們當時並未意識到,這份小小的契約,調整了生産關係,改變了分配方式,極大釋放了蘊藏在每個人身上的生産力,撬動起一場大變革。

  一年後,“大包乾”就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生産隊大豐收,全年糧食産量由原來的1.5萬多公斤猛增到6萬多公斤。“以前從沒向國家交過公糧,那年不僅交了,還還清了貸款,這是我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小崗村的破冰創舉,迅速燎原全國。到1984年底,全國569萬個生産隊中99%以上都實行了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擁有量達到800斤,基本解決溫飽問題。

  發展需要改革,改革要常講常新。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考察調研,他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詩句,鼓勵大家續寫新的篇章。“更有奔頭了。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擼起袖子加油幹,開創我們小崗村的新改革。”小崗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周群之表示。

  從貧窮到溫飽再到小康,小崗村濃縮著中國農村改革發展之變。

  回首40年征程,中國農業農村改革步伐從未止步。

  從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廢除人民公社體制到搞活農村商品流通、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從深化農産品流通體制改革、調整農村産業結構到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建立城鄉發展一體化;從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深化農村體制機制創新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回首40年征程,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茅草房、土坯房到磚房、樓房;從一口水井一條土路到水、電、路、網全暢通;從單一糧田到多种經濟作物科技化大棚耕種;從“三大件”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到汽車、空調、冰箱……

  回首40年征程,農民收入不斷增長,脫貧奔小康。

  從1978年到2017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7.4億人,年均減貧人口規模接近1900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盛讚中國農村改革成就,“中國已實現數億人脫貧,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世界銀行2018年發佈報告稱,“中國在快速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方面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

  接力奮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人民是改革的實踐者和創造者,中國共産黨則是改革的主心骨和領路人。

  小崗人按下手印這一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啟于農村的改革春風很快吹拂向城市和整個經濟領域。

  “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十字路口,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有力地引領中國改革航船劈波斬浪,駛向光明的彼岸。

  “南方談話徹底打消了很多人的疑慮,打開了人們長期被計劃經濟禁錮的思想閘門。”深圳市委黨校校委委員袁曉江説,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區,深圳經濟特區初期的一項重要改革,是建立市場價格機制。

  袁曉江1993年從湖南調到深圳工作。當時各地市場上供應的商品非常有限,糧食定量供應。調動工作時,袁曉江在湖南辦好了戶口遷移證和糧食遷移證,到了深圳卻一直沒有找到糧店,多方打聽才知道深圳市場已經放開了,商場就有糧食出售。他感受到,吃不飽的時代已經過去。

  深圳的變化,在全國接續上演,市場化改革的步伐鏗鏘有力。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市場體系建設、改革宏觀調控體制、規範和發展資本市場、完善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黨中央持續引領改革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主動謀勢,開啟全面深化改革新時代

  改革,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再到將全面深化改革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

  “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進入新時代,改革從農村、經濟領域全面擴展到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黨的建設、國防軍隊等各個領域;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面臨的問題千頭萬緒,矛盾錯綜複雜……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單靠某一個或某幾個部門往往力不從心,這就需要建立更高層面的領導機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既挂帥又出征。十八屆中央先後召開38次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365個重要改革文件,確定357個重點改革任務,出臺1500多項改革舉措。

  深改組自身也在改革。今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有專家指出,這體現了黨中央致力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和力度,更加便於從頂層設計的體制機制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

  人民之所需,改革之所向。

  在統籌城鄉教育一體化、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等基礎上,進一步向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深化學前教育改革等拓展。

  在分級診療、醫藥分開、基本醫保全面聯網等醫療改革基礎上,推出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等改革舉措,緩解看病貴、看病難。

  在大力推行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全面解決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等改革基礎上,探索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進一步打破人口自由流動的壁壘。

  ……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40年來,改革的春風喚醒了古老國度,帶來了萬紫千紅。在新時代,我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晶)

編輯:王博雅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