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習近平開拓“中國道路”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7年10月08日 07:0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  

  央視網消息:“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是2013年,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的發言。

  這是怎樣一條道路?

  為何要走中國道路?

  怎樣走好中國道路?

  這答案寫在積貧積弱的“泥足巨人”到“東方巨輪”的百年巨變中;寫在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英勇無畏、百折不悔的曲折探索中;也寫在當下蹄疾步穩、砥礪奮進的深化改革進程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這個偉大的國家,是選擇,也是實踐;是大江大海的奔騰,也是一枝一葉的生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開放:國家制度更加完善、法治更加昌明、社會活力迸發、人民安定幸福。這五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沿著中國道路闊步前行,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

  完善理論創新 中國道路開創新實踐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社)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再次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這是一條由黨和人民共同選擇的道路。從革命到建設、從改革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非憑空而來。它來自實踐、來自人民、來自真理,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産黨人的理想和信念,寄託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願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鬥和希望。

  這是一條在歷史和時間中淬火而生之路。它凝聚了中華文明5000年的精神力量,總結了近代以來170多年的發展歷程,凝結著新中國近70年的持續探索,又經歷了改革開放近40年的實踐檢驗。當今世界風雲激蕩,但“只有這條道路而沒有別的道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實現人民福祉”。

  這是一條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革命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立足國情,為改革發展提出一系列科學理論和實踐部署,創新性地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和外延。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從治標到治本,目標意識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四個全面”成為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內在邏輯。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集中體現了近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

  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是對當下中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戰略問題的科學回答,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明確了努力的領域和方向。

  道路決定命運,道路改變命運。中國道路正在給這個古老的國度帶來嶄新局面。

  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道路取得新成就

  “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現存于中央檔案館的幾頁發黃的稿紙上,記載著一段不朽而光輝的歷史。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手稿。

  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絡,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

  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探索和奮鬥,取得了民族革命、國家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社會主義中國,又一次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無論過去還是未來,中國道路最根本的保障和特色,就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不困于從前、不制于現實、不畏于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站在全新的歷史起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探索前行,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道路上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2013年至2016年,中國GDP年均增長7.2%,高於同期世界2.5%和發展中經濟體4%的平均增長水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2017年7月8日,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在香港開始向公眾開放。(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批“大國重器”鑄就國家實力新高度。首艘國産航空母艦、新型萬噸級055型驅逐艦、世界最大的起重船相繼下水;載人航天技術取得新突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交付使用……

  ——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直面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回應百姓對食品安全的關切,修訂《食品安全法》;國企高管降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出臺;取消和下放多項行政審批事項,老百姓辦事從此更加順暢;綠水青山、碧海藍天重塑美麗家園……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有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和平發展理念惠及世界 中國道路開闢新境界

  “我們渴望知道,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到底有什麼秘訣?我想學習中國的發展模式,找到適合我們國家發展的道路。”

  2016年9月,莫桑比克財政部顧問奇潘德·朵拉德婭·阿爾伯特來到中國,坐在北京大學未名湖北的一間教室裏,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這間教室裏有48名特殊的“學生”,他們是來自非洲、南亞、中亞、中東和拉丁美洲等地區27個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中高級官員及社會團體領袖。

  2016年4月29日,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行揭牌成立儀式。(圖片來源:商務部網站)

  這所被命名為“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的特別學院,是習近平2015年9月在聯合國總部宣佈設立的。“我們把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經驗總結成普遍理論,可供其他發展中國家結合本國實際來制定政策。”院長林毅夫這樣介紹學院的宗旨和使命。

  這就像是一個隱喻,從現代化道路上的“學生”,到廣聚英才開館授課,中國在歷史進程中披荊斬棘摸索出的獨特發展道路,已經開始走出國門、惠及世界。

  “從外交層面上看,中國道路是一條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指出,中國沿著自身正確的道路發展,會對世界産生正能量。

  2015年4月14日,第44屆倫敦書展正式開幕。首次亮相倫敦書展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文種版圖書受到各界的極大關注。(圖片來源:新華社)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自出版以來持續熱銷,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強烈反響,全球發行總量已突破620萬冊。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就仔細拜讀了這本書,還做了詳細的閱讀筆記。

  印度尼西亞東盟南洋基金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認為,中國模式在全球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值得發展中國家借鑒。印尼政府需要學習中國精準扶貧、從根本上緩解貧困的經驗。

  近年來,中國努力倡導並&&實踐“合作共贏”“共商共建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外交理念,為國際治理貢獻了更多中國方案和發展動力。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從提出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到積極參與解決各種重大國際問題,世界舞臺上,中國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正在為全球治理髮揮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國際社會應該歡迎中國提出的原則和倡議,中國夢與世界夢已日益聯絡在一起。”這是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的生動總結。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薄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承載歷史與傳統,肩負今日和未來。

  新的征程就在眼前,在未來的道路上,社會主義中國有能力書寫更精彩的故事。世界,將看到更美的中國風景。(文/樊帆)

編輯:趙晉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