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必須抓緊抓好的一件大事,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從生産端入手,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側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推動我國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今年以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快速成長的新動能正推動中國經濟實現新的發展。
要問新動能成長有多快?來看這樣一張圖,今年以來,隨著一批新興産業集群的快速崛起,中國新的經濟版圖正在繪就。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瀋陽,快速發展的機器人産業,拿下了20%的國産機器人市場份額。
在中部工業重鎮株洲,全國首個産業總值超過千億元的軌道交通産業集群已經形成。
在東部創新高地深圳,無人機行業年産值近260億元,年增長幅度在30%以上。
不止是新興産業迅猛發展,今年上半年,傳統製造行業也正在通過轉型升級迸發新活力。就拿紡織業來説,誰會想到,紡織織到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這對太陽能“翅膀”上,半剛性的網格材料為高性能電池片提供結構支持。誰會想到,紡織還織到了人造器官上,這個採用編織與生物材料複合技術以及特殊紡絲直接成型技術開發的人造血管,未來將大規模推廣使用。
新動能的成長超出預期,也讓國家的統計部門加快了新動能統計調查分析體系的搭建。雖然系統還在完善中,但是新動能的勃勃生機撲面而來。
新動能好的發展態勢,離不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今年以來,多項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放”,讓新動能競相成長,1到6月份,每天新登記企業超過1.6萬家,企業的活躍度保持在70%的較高水平。“去”,為新動能騰出發展空間,今年上半年,鋼鐵、煤炭去産能工作進展迅速,均已完成年度任務的74%以上。“降”,讓新動能輕裝上陣,6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為93.11元,同比下降0.18元。
今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8%和13.1%,增速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3.9和6.2個百分點。4萬家小微工業企業的活躍度,也達到了兩年來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