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第四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20日晚八點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本網《我要問小編》欄目針對網友提問進行了解答。
網友問:
最近央視有個片子《將改革進行到底》火了,昨天追看了第四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裏面引用習近平總書記提到過的一個數學公式挺有意思,“100-1=0”。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公式背後所蘊含的司法體制改革的要義呢?小編能否給梳理下。
小編答:
《將改革進行到底》自17日開播以來,迅速引發社會共鳴和探討,小編和網友們一樣也在持續“追劇”中。
第四集,片中提到的“100-1=0”,出自2014年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會議上的講話,原話為:“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公平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執法司法中萬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
這個道理是極其深刻的。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平正義是人民群眾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而司法就是守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還曾經引用過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段話,他説:“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這個比喻形象地説明了公正是司法活動的靈魂和法治的生命線,司法不公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和致命的破壞作用。如果司法這道防線缺乏公信力,社會公正就會受到普遍質疑,社會和諧穩定就難以保障。
2013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對政法機關提出的努力目標和明確要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體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殷切期待。
然而,我國司法機關長期以來在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檢察權方面,受到較多的牽制,各級司法機關雖然地處地方,在各個地方辦理案件,但執行的是全國統一的法律,如果人、財、物不能徹底擺脫地方的控制和影響,這些司法機關就難以避開地方保護主義。獨立性不強、中立性不夠,是這個問題的重要表現。2013年11月15日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吹響了這一輪司法體制改革啟程的號角。
《將改革進行到底》截圖
司法責任制,就是整個司法體制改革的關鍵,習近平稱它為“牛鼻子”。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裏,法院的院長、副院長甚至一些業務庭庭長,大都不再親自審案,但他們卻可以對案件進行指揮,對裁決發號施令。審理案件的法官實際上不能決定案件的判決,而決定案件判決的是並不審理案件的“審判委員會”。“審者不判,判者不審”,法官、檢察官的權力不獨立、無保障,司法權與行政權交織混同,確實也出現了不少司法腐敗的事例。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保證司法公正進行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強調,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凡是進入法官、檢察官員額的,要在司法一線辦案,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十八大以來,強化問責成為從嚴治黨、依法治國的鮮明特色。2016年,司法責任制改革在全國司法改革試點法院全面推開。各地法院通過建立責權清單、統一裁判尺度、完善信息化監管等方式,不斷加強司法權監督制約,確保司法權放權而不放任,努力實現“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改革目標,用責任倒逼公正。
來自中央政法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80%以上的法院檢察院都已經完成入額遴選,産生入額法官10.44萬名、檢察官7.26萬名。法官檢察官員額精簡了,但辦案的人卻增加了,85%以上的人員配置到辦案崗位,一線辦案人員增加20%左右。回歸辦案本位、充實一線力量,成為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特別是員額制改革以來,各級法院檢察院最積極的變化。
《將改革進行到底》截圖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我國司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馬克思説:“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表明黨中央下了大力氣解決司法體制問題,更加重視改革的頂層設計,對於我們來説,我們既是司法改革的受益者,也是司法改革的參與者。改革,其實並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
正如片中所言,公平正義,是雕刻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價值坐標。它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積澱傳承的精神基因。
法之所向,民之所盼。“100-1=0”,這個奇特的公式,濃縮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中關於公平正義和司法改革的精髓。這個公式深切意味,就是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核心目標:保證公正司法、加強政法隊伍、維護人民權益、提高司法公信。(文/祝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