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細數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一條主線和四大亮點”

新聞頻道 來源:人民網 2017年03月12日 16:5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2017年全國“兩會”如期而至,作為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備受輿論關注。在聽完周強院長代表最高人民法院所做的工作報告後,我們看到了新變化,感受到了新驚喜,懷揣了新期待。這是一份有情懷的報告,一份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報告,一份心繫人民群眾的報告,通篇以回應社會關切、滿足公眾知情需求為導向,採用大量詳實的數字和生動的事例闡述全年工作,進行數據化解讀、事例化説明、案例化釋法,體例新穎,簡潔明了,令人拍案叫絕。縱觀報告全文,“一條主線和四大亮點”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條主線是指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帶領下,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牢記為民宗旨,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推進法治中國的進程中,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應該説,這一條主線貫穿于近年來法院工作報告的始終,串聯起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對於維護公平正義、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不懈努力,彰顯出最高人民法院對於推動法治中國不斷前行的法治情懷。

  亮點一: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重要改革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決定》的説明中強調指出,這項改革有利於促進辦案人員增強責任意識,通過法庭審判的程序實現案件裁判的實體公正,有效防範冤假錯案發生。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體現了對中央這一重要改革舉措的有力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依法糾正了一批重大冤錯案件,讓正義最終得以實現,充分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深化司法改革的成效。會同有關部門出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意見,落實罪刑法定、證據裁判、非法證據排除、疑罪從無等原則,充分發揮庭審的決定性作用。毫無疑問,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將從源頭有效防範諸如呼格吉勒圖、聶樹斌等冤錯案件的發生。

  亮點二: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打造看得見的公正

  隨著法治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和國民法治意識的提升,人民群眾對於法院工作的評價標準不再局限于結果是否公正,裁判過程是否透明也成為影響其對公平正義獲得感的一個重要因素。過去一年裏,針對一些當事人反映的不了解案件進度、審判過程不夠透明等問題,全國各級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主導下,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司法公開,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最高人民法院自2016年7月1日起所有公開開庭案件都上網直播。截至今年2月底,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裁判文書超過2680萬份,訪問量突破62億人次,覆蓋21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最有影響的裁判文書網。人民法院正在通過不斷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為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注入新動力,努力提供更多優質司法服務。

  亮點三: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取得階段性勝利

  2016年3月13日,周強院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時明確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一年過去了,通過周強院長工作報告中的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措施、一件件成果,我們看到的是全國各級法院凝心聚力、共破難題的決心和勇氣,當然,更大的紅利是不守誠信的人受到懲戒,勝訴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全社會誠實守信氛圍正在形成,基本解決執行難取得階段性勝利,同時隨著各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我們有底氣也有理由相信基本解決執行難已看到勝利的曙光。

  亮點四:完善巡迴法庭建設實現工作重心下移

  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重大改革部署,是全面依法治國、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舉措,對於實現審判機關重心下移、就地解決糾紛、方便當事人訴訟具有重要意義。在原有第一、第二巡迴法庭基礎上,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增設四個巡迴法庭並全部正式辦公,這標誌著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建設掀開嶄新一頁,人民法院司法體制改革進入新的階段。通過積極開展巡迴審判,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將進一步拉近與群眾的距離,讓“家門口的最高法院”更加貼心、贏得民心。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既是工作目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使命重在擔當,實幹鑄就輝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亮點很多,幹貨很多,讓我們對法院2017年的工作充滿了新期待,相信法治的春風必將吹進千家萬戶,讓人民群眾不斷感受到滿滿的“獲得感”。(峰回)

編輯:劉亮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