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兩會時間 中國節奏之“和合共生”——習近平掌舵中國巨輪外交篇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7年03月08日 10:0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3月的北京,大地回春,萬物盎然。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如期召開,這是中國的“兩會時間”,也是世界的“中國時間”。

  3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會見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這是習近平兩會期間的首次外事活動,也是“習式外交”的一個縮影。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2017年伊始,習近平到訪歐洲中心瑞士,4天時間裏,輾轉蘇黎世、伯爾尼、達沃斯、洛桑、日內瓦五地,密集開展數十場雙多邊活動。

  亂雲飛渡仍從容。習近平在世界舞臺上講述中國故事,提出中國主張,讓世人領略了一個穩健、開放、自信的中國。

  2016年,習近平五次走出國門,行程75000公里,到訪16個國家。這一年,習近平出席了五場國際峰會,為世界安全、全球治理闡述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並且與7個國家新建夥伴關係,同11個國家提升夥伴關係定位。“朋友圈”不斷擴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態邁向世界舞台中央,立足自身、放眼全球,通過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不斷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確定”的正能量。

  義利並舉 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登高望遠,方能掌握方向;明辨大局,才可順勢而為。

  “我們看世界,不能被亂花迷眼,也不能被浮雲遮眼,而要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去細心觀望。”習近平以敏銳眼光觀察世界潮流。

  ——“中國夢”連接“世界夢”

  2014年3月27日,法國巴黎,習近平關於“中國夢”“中法夢”“世界夢”的論述贏得陣陣掌聲和由衷讚嘆。

  “中國夢是奉獻世界的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是中華民族始終崇尚的品德和胸懷。”一席話,道出了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在聯合國講壇上再次向世界發出明晰信息: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維護世界的“和平夢”、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進步夢”和諧統一、共榮共生。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2月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協商一致通過“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社會層面”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決議敦促各方進一步促進非洲區域經濟合作進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等便利區域互聯互通的舉措。

  就在此前不久,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中系統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演講過程中響起了30多次熱烈掌聲。

  在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倡導下,“協和萬邦”“兼善天下”的中華傳統價值與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中國外交一脈相承。

  “當前世界各國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地球是人類共同擁有的唯一家園,整個人類擁有共同的命運。”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主席查沃斯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人著眼於人類長遠利益的遠見卓識,世界各國和聯合國都會從這一理念中受益。

  ——“一帶一路”惠及世界

  2月23日清晨,天還沒亮,位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郊外的中白工業園裏,掃帚與鐵鍬交相揮舞的破冰聲打破了冷寂,一天緊張忙碌的生産開始了。

  白俄羅斯位於歐亞區域的中心,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歐洲延伸的重要節點。中白工業園距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25公里,佔地面積92平方公里,是由兩國元首親自倡導推動的重大合作項目,被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

  習近平2013年訪問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2015年初,中國政府公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一帶一路”倡議,為連接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提供了一個相關國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包容性發展平臺。

  ——合作共贏 新型大國關係理念

  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

  隨著中國崛起以及與美國經濟實力差距的縮小,一些人擔心中美之間可能發生對抗甚至軍事衝突。針對這種情況,習近平在2013年6月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時提出,按照“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這一主張成為中國發展和穩定中美關係的目標和指導思想。

  中國是首個將合作共贏作為處理國與國關係目標的大國。2013年習近平在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提出各國應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2014年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要把合作共贏體現到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對外合作的方方面面。2015年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70週年系列峰會期間,進一步深入闡述了新型國際關係理念。

  這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和弘揚,是當代中國國際秩序觀的重大創新和發展,開闢了國際關係新願景。

  十八大以來,“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中國智慧,“以義為利、舍我其誰”的中國擔當,正在為世界造就新的機遇。

  和衷共濟 推動世界發展彰顯中國擔當

  “可以説到了習近平時代,中國才真正開始了大國外交。”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克貝爾國際研究學院教授趙穗生評價。

  在習近平主席擘畫的大戰略中,中國外交不僅敏于“言”,也同樣敏于“行”。

  春秋四度,碩果纍纍。從全面佈局到精耕細作,中國在世界舞臺的角色愈加舉足輕重。

  ——中國始終堅定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積極承擔相關責任和義務。

  2015年9月,中國成功舉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向世界發出維護二戰勝利成果、維護世界和平的時代強音。

  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繳納的維和經費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中國積極參與處理地區衝突和熱點問題,在聯合國框架下為東帝汶、海地、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南蘇丹等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發揮了負責任大國作用。

  中國建設性參與國際軍控與裁軍談判進程,為達成《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等多邊軍控條約作出重要貢獻。中國積極推進網絡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多邊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提供越來越多的公共産品,充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中國經濟發展動力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黑龍江省明水縣境內是一片綿延的黑土地,但當地優質的物産卻賣不上價錢。姜大星大學畢業後放棄城市安穩的生活,回到家鄉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姜大星搭上“互聯網+”快車道,將當地特色農産品通過互聯網銷往全國各地,走上萬家餐桌。

  在中國“互聯網+”經濟大潮中,姜大星只是其中億萬弄潮兒中的普通一員。

  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迅猛,折射出中國經濟旺盛的內需、加速轉型的步伐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放眼全球,中國經濟兩大數據表現搶眼:2016年增速達6.7%,對全球增長貢獻率達39%,二者均繼續名列世界前茅。

  2016年,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900家,同比增長5%;實際使用外資1260億美元,增長4%;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1701億美元,增長44%。

  此外,“一帶一路”倡議已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中國已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40多份相關合作協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正在迅速擴大。

  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2016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累計投資超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18萬個就業崗位。

  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順利運行,中國成為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正式成員、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份額升至第三位,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不斷深化的全球金融合作中,“中國角色”愈加吃重,國際金融治理體系則更加完善。

  G20杭州峰會制定了《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這是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填補了國際投資領域的空白,對促進二十國集團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變具有里程碑意義。

  “許許多多的夢想正在中國合作夥伴的幫助下逐步實現。”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由衷讚嘆。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逆全球化寒流,憂懼惶恐侵蝕人們信心的時候,中國貢獻愈發醒目和帶有溫度。

  ——中國積極參與治理全球事務。

  2016年11月4日,是一個讓多年參與氣候談判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難以忘卻的日子。

  這一天,牽動世界神經的《巴黎協定》終於生效,成為全球氣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回顧協定達成、簽署、生效、落實,每一步都伴隨著焦灼與艱難。解振華説:“在推動《巴黎協定》生效的過程中,中國不只在説,更在做。”

  從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到敦促各方共同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實施;從為敘利亞難民和流離失所者提供新的人道援助,到強調尊重聯合國對地緣衝突發揮斡旋主渠道作用……在徬徨與迷茫侵擾世界之時,中國送上開放與穩定、合作與共贏的“定心丸”。

  中國為制定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成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人權合作,不斷推進國際人權事業進步和中國人權事業發展。

  中國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積極籌辦2022年冬奧會,有力促進國際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非洲暴發埃博拉疫情後,中國率先響應聯合國倡議,與世界衛生組織及有關國家密切合作,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公共衛生援外行動,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順勢而為 擘畫全球願景凸顯中國胸懷

  有人形容,在今天的全球治理中,中國正扮演著四重角色:利益攸關方、關鍵行動者、議程設計人和變革領航員。

  春色慾來時,先散滿天風雪。

  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悄然抬頭,“逆全球化”暗流涌動,加之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等重大事件影響,不確定因素增加,不安情緒蔓延。

  “我們從哪來、現在在哪、將到哪去?”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久前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出的醒世之問,是關乎人類命運的根本性問題,需要國際社會以足夠的智慧和勇氣來面對。

  從杭州、利馬到達沃斯,習近平主席以宏闊的歷史視角和富有遠見的辯證思考,厘清了人們對全球化效應的認識,堅定了各國對全球化前景的信心,彰顯了“中國擔當”和“中國自信”——來自中國的理性聲音正在成為時代主旋律。

  世界大義,順之者前進,逆之者後退。

  在西方某些“曾經的自由經濟秩序旗手”選擇後退時,中國展現出對自由貿易、全球化以及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國際媒體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全球化首席小提琴手”“世界穩定的關鍵因素”等稱謂形容中國。

  “困擾世界的很多問題,並不是經濟全球化造成的”“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要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的演講給世界以啟迪。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主編羅特科普夫評價説:“這是一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時刻……演講很少能改變歷史。但真正重要的講話卻能捕捉到時代思潮中一些特殊的東西,而習近平做到了這一點。”

  應勢而為,勇於擔當。

  今年兩會期間公佈的政府工作報告,從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推進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五大方面佈局了2017年中國政府外交工作重點。

  2017年是中國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年,中國將迎來多個主場外交。其中,5月將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是中國主場外交的重頭戲。專家普遍認為,前期建設進展超預期,建設成效惠及世界,已經充分展現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巨大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作為南南合作的典範,金磚國家合作也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2017年,中國還將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的東道主。

  當“絲路”鋪上“金磚”,兩大主場外交牽引全球目光。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院教授李遠表示,“目前世界經濟復蘇曲折,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領頭雁,中國的發展會為世界經濟復蘇創造更多機遇。”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就一定能夠讓世界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文/弟辰晨 李璇)

編輯:李丹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