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2月20日電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協調發展任務繁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凝聚著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思考,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
這也正是指導今後“三農”工作的總方向。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下,今年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推進農業現代化,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讓農業農村成為可以進一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讓農村成為引人入勝的天地、農業成為令人嚮往的産業、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這不僅是億萬農民的嚮往,也是總書記心之所繫。
習近平總書記通過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遠程指揮系統,同正在河南蘭考縣谷營鎮爪營四村進行基層幹部作風調查的記者視頻連線。
辦好農村的事,關鍵在黨。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要真正落到千家萬戶,必須抓好基層、打牢基礎。當前正在深入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正是不斷改進基層工作作風,鼓勵基層幹部深入群眾開展工作的關鍵之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為可持續發展留足空間,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10日,他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又強調,一定要生態保護優先,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關係農業轉方式調結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綠色農産品供給,更是邁向更高層次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研究和完善糧食安全政策,把産能建設作為根本,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要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加大對農田水利、農機作業配套等建設支持力度,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切實夯實農業基礎。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今年全國糧食總産12325億斤,雖比上年略減,但仍是歷史上第二個高産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林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各級領導幹部要&&參加義務植樹,身體力行在全社會宣傳新發展理念,發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精神,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讓大地山川綠起來,讓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美起來。
“十三五”時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時期。我國正在全面推進一場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實現青山綠水永續發展。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下麥田、進農家。在小崗村召開的農村改革座談會上,他對深化農村改革作出部署,並強調要尊重農民意願和維護農民權益,把選擇權交給農民,由農民選擇而不是代替農民選擇,可以示範和引導,但不搞強迫命令、不颳風、不一刀切。
總書記的諄諄告誡擲地有聲,明確了農村改革必須守住的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生態資源總體不佔優勢,對現有生態資源保護具有戰略意義。如果僅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了。國有重點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後,要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思路,摸索接續産業發展路子。
伊春是全國重點國有林區,2013年在全國率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從伐木到護林,林場職工的角色轉換體現了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
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省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合作社考察調研時,親自登上插秧機,詢問當地村民的收入、土地流轉等情況。他指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帶動農戶增加收入、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組織形式,要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把合作社進一步辦好。
未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關係農業長遠發展。發展農業合作社、適度規模經營是我國農業發展趨勢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産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他還強調,當地企業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在産業扶貧過程中發揮好推動作用,先富幫後富,實現共同富裕。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總書記的殷殷期望,是脫貧攻堅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水塔”是國家的生命之源,保護好三江源,對中華民族發展至關重要。他還強調,在三江源地區限制或禁止開發,不是妨礙發展,恰恰是有利於發展。
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建設一個美麗富強的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夢想和力量之源。(據新華社客戶端 記者:高敬、董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