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中國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開放發展的旗手

新聞頻道 來源:光明網 2016年11月24日 14:3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作者: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 曲 博

  在剛剛結束的APEC領導人利馬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要“堅定不移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要用行動向世界宣示,亞太對經濟全球化決心不變、信心不減”,並且主張“堅定不移提升亞太開放型經濟水平”。習近平主席APEC利馬峰會上的發言再次表明中國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開放與穩定的中流砥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面臨陷入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風險,中國與其他國家通過二十國集團平臺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強化國際經濟組織,共同應對了大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挑戰。但是當前世界經濟尚未完全從危機中走出,仍然處於調整之中,復蘇乏力,而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下,貿易保護主義悄然抬頭,出現了所謂的“逆全球化”趨勢。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成為了開放全球經濟最堅定的推動者。去年APEC北京峰會、今年9月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中國都堅定地傳達必須推動自由貿易、必須開放世界經濟的信念,並且有了維持開放世界經濟的中國藍圖。

  中國主張堅定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是基於中國自身經濟發展經驗的總結,而不是與其他國家進行地緣經濟競爭或爭奪。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了快速的經濟增長,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中一個基本的經驗就是發展中國家可以在經濟全球化中獲益,取得快速經濟增長,“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中國有自己堅定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方案,包括五方面內容:在全球層次,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取得進展;在地區層次,中國願意向東亞國家、亞太國家開放市場,建立自由貿易區;合作重點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互通;通過結構性改革來應對國內反經濟全球化的力量,維持世界經濟開放的動力;從價值觀上,主張世界經濟應當平衡和包容。

  無論是促進全球多邊貿易進程,還是建立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國都願意在互利共贏基礎上,承當國際責任,提供國際公共物品。在全球層次上,發達國家並沒有實現烏拉圭回合談判中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承諾,尤其是開放農産品市場的承諾,因此當前多邊自由貿易談判應當促進發達國家履行承諾,承擔更多責任。而在地區層次上,中國願意向自由貿易夥伴提供國內市場。中國尤其對亞太地區的自由貿易進程充滿期待,習近平主席指出“亞太是世界經濟的重要陣地,孕育著無限希望,也承載著重大責任。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和全球經濟合作的先行者、引領者、開拓者,對促進亞太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互聯互通是開放全球經濟的物理基礎,要在以往貨物、服務貿易基礎上,利用新的技術能力,推動全球經濟的聯絡性。在APEC北京峰會上,中國推動通過了10年期的互聯互通藍圖,其目標就是促進基礎設施、規章制度、人員交流的互聯互通。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其目的就是採取自主行動,促進亞太地區全方位、複合型互聯互通網絡的形成。

  如何應對反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國的應對之法是結構性改革以及推動平衡和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今年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深化結構性改革議程》。這個議程認為結構性改革對提高勞動生産率和潛在産出、促進包容性增長具有重要作用。發達國家所面臨的反對經濟全球化的壓力無法通過孤立主義、封閉主義得到解決,只有通過結構性改革,讓經濟全球化的收益覆蓋到整個社會才能建立開放經濟的穩定基礎。平衡和包容性應當成為經濟全球化新的價值標準,經濟全球化要考慮不同産業間、要素所有者間、代際間、生態的公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已經成為開放全球經濟的堅定支持者、推動者和建設者,並且有了應對反經濟全球化的中國方案。中國對APEC利馬峰會上成功參與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也再次證明經濟全球化仍然是國際發展的大勢。

編輯:程祥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