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埃及經濟學家:中國是國際金融秩序改革的有力推動者

新聞頻道 來源:國際在線 2016年09月05日 11:2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國際在線消息(駐埃及記者張一夫、周雷智):前埃及央行副行長、經濟學家阿姆魯 穆薩4日在開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國際金融秩序改革的有力推動著。現有國際金融體系有待改革和完善,在這一領域,中國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由中國外文局主辦、《今日中國》雜誌社中東分社承辦的“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研討會”上,前埃及央行副行長、經濟學家阿姆魯 穆薩在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時表示,現有國際金融體系有待改革和完善,而在這一領域,中國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經濟放緩的形勢沒有完全改變,但是有些東西發生了變化——世界經濟格局正日漸顯現出與一個與舊有體系平行的新的架構。中俄等(新興國家)正在合作,他們發展出了有別於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清算銀行等這些源於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新的國際金融機構,以(嘗試)獲得與美國類似的投融資能力。這是中國所走的一步漂亮的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下午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開幕式上表示,二十國集團應該不斷完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優化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用。對於中國領導人關於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的觀點,阿姆魯 穆薩表示贊同。他分析説:“畢竟自二戰後,發達國家已經主宰世界金融體系數十年了。以美元為本位的金融體系有其明顯的弊病,美國從中獲得了很大政治利益,而現在是時候讓其他力量部分參與規則制定的時候了。我十分樂見人民幣成為國際支付和結算貨幣,這是十分有意義的。”

  習近平主席在開幕致辭中還強調,二十國集團應該恪守不採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加強投資政策協調合作,採取切實行動促進貿易增長。這一觀點,也得到阿姆魯 穆薩的認同。阿姆魯 穆薩認為,在全球貿易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一些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有所抬頭,新興經濟體要想在國際貿易中分得更大蛋糕,也同樣容易遭遇到利益既得方所設置的障礙。

  每日埃及新聞網援引《全球貿易報告》的統計稱,發達國家在2016年前8個月累計出臺的數以百計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阻礙了全球貿易的發展,而中國是這些保護主義措施的最大受害者。阿姆魯 穆薩表示:“在一個新的架構誕生前,棋局中的各方都會手握一些牌。有些國家目前所出臺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也是為了在(協商和談判中)要價。新興國家正嘗試著取得更大的經濟話語權,而就在話語權消長的初期階段,總會出現一些障礙和阻撓,而貿易保護主義就是這種障礙的具體體現之一。”

  在峰會開幕致辭中,習近平主席還指出,“我們還將通過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提高能源可及性、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青年創業等方式,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國人民共享世界經濟增長成果。”對此,阿姆魯 穆薩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多次提到,應重視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呼籲提高這些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並希望實現國際經貿合作中的權利、機會和規則的平等,這與今年峰會主題所含的‘包容’是一致的,我們希望得到中國的更多支持。前不久,埃及總統塞西也強調,本屆峰會主題反應了當前世界經濟的需要:首先它強調要構建一個共同發展的世界經濟;發展中國家需要發達國家所擁有的發展經驗和投融資能力,同時發達國家也依賴發展中國家的廣闊市場。”

編輯:趙晉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