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訊(記者 李文學)“我其實就是一個打鐵的。”大學一年級寒假,王利回答父親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疑問時,如是説。
然而只是短短10多年時間,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畢業的他,就讓“打鐵”的聲響震動了世界,他給了汽車一副硬而輕的“身板兒”,把美國人提出的概念,在中國變成了現實。
正如青年時與父親交談一樣,如今50歲已是寶鋼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的他,依舊風趣幽默,自己笑起來也天真得像個孩子。
“考大學時聽人説起國內很多金屬材料與國外有差距,認為這方面大有可為就報考了南京理工大學,學了這個專業。”與“打鐵”結緣很簡單,1989年大學畢業後他又考入了中科院瀋陽金屬研究所,1992年學有所成後進入上海寶鋼。
上海,是中國革命的“紅色之源”;寶鋼,是改革開放的産物。王利的“打鐵”之旅也從這裡啟航。
“真正進了寶鋼,才知道我們與國外的差距有多大。”時不時冒出幾句沂蒙老家口音的王利,表情一下嚴肅了起來,“常有客戶拿著國外的鋼板來問:這樣的你們做得出來嗎?”王利和他的同事們默不作聲,拿著國外的先進鋼板學習研究,邊消化邊吸收,開始了汽車板的國産化替代過程。
喜歡邊塞詩人、愛看戰爭片的王利,骨子裏有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漫長的幾年過去,由他作為主要參與者的高等級汽車板研發項目,拉近了同國外的差距,擺脫了汽車板依賴進口的局面,這一項目獲得了2004年冶金行業特等獎和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但很快這種以跟隨和模倣為主的開發模式走到盡頭,以領先和原始創新為主的開發模式成為主流。
“汽車要省油,就得減重。分量輕了,汽車板就得薄。如何讓汽車板變薄但安全性能不減,開發高強鋼是大方向。”在國外公司不願意賣技術的情況下,王利再次“披掛上陣”,真就搞成了,一舉打破國外企業壟斷,為我國汽車製造業年降成本10億元。
光有創新還不夠,王利追求的是超越。
“2004年,我去美國參加一個國際會議,科羅拉多礦業學院的斯皮爾教授提出了第三代高強鋼的概念,但全球沒有一家鋼鐵企業將其變為現實。”王利説,這需要把700攝氏度的鋼迅速冷卻到250度,保溫兩分鐘,再加熱到400度,“當時的淬火工藝都不行”。
2005年王利和他的團隊開始了研究,“太難了,沒有任何參考。”2007年實驗成果出來後,開始在高強鋼生産線上一爐一爐驗證。王利説,當時常常出現整爐鋼10個鋼卷全都報廢的情況,100萬説沒就沒了,“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白髮眼看著增多”。
圖為王利對試件進行彎曲度實驗
為了找到失敗的原因,王利把1000米長的鋼卷分成200段,每5米1段,拿到實驗室“解剖”,找出問題所在,然後再回到生産線試製。“連每週末必打的兩場籃球都停了”。如此不斷往復,2009年第三代先進高強鋼實驗成功,與第一代相比具有15%左右的減重潛能,領先國外3至5年。
寶鋼人給這種新材料起了個中文名字“淬火延性鋼”,這是第一個以中文命名的高強鋼。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全國馬路上行駛的國産車,每兩輛中就有一輛是用寶鋼板生産的。2015年,寶鋼實現銷售收入2300億元,連續第十二年進入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的世界500強榜單。
“掌握新技術,要善於學習,更要善於創新。”在王利看來,寶鋼應創新而生,以創新而興,鄧小平的題詞,讓寶鋼與生俱來的創新基因得以凸顯、放大。
同時匯聚在王利身上的,除了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獎項,還有40余篇論文、8項專利、30多個汽車板新品牌……而尤其讓他珍惜的是,上海市黨代表和優秀共産黨員稱號,“因為這是一切動力的源泉”。
創新永遠在路上。已是汽車用鋼開發與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的王利,又參與到了無人駕駛智慧汽車製造材料的研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