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十三五”期間,發展環境複雜,發展任務繁重,發展難題較多,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怎樣抓?怎麼幹?習近平指出:“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一、讓創新貫穿一切工作之中
創新不是個別領域和某一方面的創新,而是全面創新,涉及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生産關係與生産力的全要素、全系統、全方位的改革創新。“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理論創新是先導。理念和理論創新是一切創新的源泉,只有理念理論發生轉變,才能進一步看清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對存在問題作出準確而及時的分析與判斷,作出正確的行動。習近平指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於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永無止境。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都是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我們要繼續與時俱進,推進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
制度創新是保障。創新發展既受到體制機制的保護,也受到體制機制的約束。只有符合創新發展的制度才能保護創新、促進創新。要從體制機制上解決資源錯配、結構扭曲、收入分配不平衡等不利於創新發展的問題。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增強緊迫感,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增強創新能力上,著力破除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規,創造有利於激發創新活動的體制環境。”
科技創新是關鍵。社會生産力的發展離不開技術進步,科學技術也是生産力。只有科技創新,才能提高勞動生産率,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進而破解産能過剩、資源環境制約等經濟社會發展難題。2013年11月4日,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關鍵是要靠科技力量。” 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從全球範圍看,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從國內看,創新驅動是形勢所迫。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同時,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我們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必須及早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把科技創新潛力更好釋放出來,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
文化創新是基礎。在創新發展戰略下,文化創新一方面要創新出符合時代特徵、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文化,另一方面培植愛創新、崇創新、爭創新的創新文化,讓創新成為時代主旋律,讓創新者成為時代驕子。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二、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是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必由之路。過去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勞動力、資本、資源三大傳統要素投入,是一種典型的要素驅動型增長模式。隨著勞動力、資源、土地等價格上揚,過去依靠低成本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十三五”時期, 必須把發展動力轉換到創新驅動上來。習近平指出,新常態下,“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突飛猛進。然而,如今人口紅利等優勢日趨消失,人口、土地、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凸顯。目前,我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要素供給能力已經接近極限,傳統人口紅利減弱,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減少,“劉易斯拐點”正在加速到來。統計數據表明,2014年我們創造了全球GDP的13.3%,消耗的能源資源卻佔全球總量的23%。原油、天然氣、鐵礦石、鋁土礦等戰略性資源對外依存度均超過50%,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嚴重挑戰。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傳統的粗放式發展道路再也走不下去了。而新技術、新産品的開發靠創新,新模式、新業態的培育靠創新,新行業、新産業的形成靠創新,新供給、新需求的增加靠創新。因此,唯有依靠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走創新發展之路,中國經濟才有出路,才能推動“十三五”時期的中國經濟邁向更高階段、更高水平、更高層次。2014年6月9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指出:“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就在科技創新上,就在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轉變上。”
當前,我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説到底歸因于創新乏力、創新不足。傳統産業改造升級也好,新興産業培育發展也罷,離開創新都沒有出路,都寸步難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創造新常態下的新優勢,根本出路在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發展動力不足、發展方式粗放、産業層次偏低、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急迫問題;才能增強我國發展能力,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新經濟體系和新發展模式,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開拓廣闊空間,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於下風。”
三、依靠創新塑造先發優勢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創造“先發優勢”、打造“引領型發展”,需要依靠創新培育發展高端産業,構建我國經濟發展新優勢,加快實現我國在重要科技領域由跟跑者向並行者和領跑者的根本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從融入全球化到獲取全球化紅利,充分發揮了“後發優勢”。但發展至今,“後發優勢”越來越小,我國需要的高端技術、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引不進、買不來。如果“先發優勢”不儘快形成,中國就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先發優勢”要依靠知識、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等,這些都要通過創新來推進。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在一些科技領域,我國正在由‘跟跑者’變為‘同行者’,甚至是‘領跑者’。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國在發展,世界也在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創新的基礎還不牢固,創新水平還存在明顯差距,在一些領域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趨勢。國際科技競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習近平強調:“我國能否在未來發展中後來居上、彎道超車,主要就看我們能否在創新驅動發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
我國同發達國家的科技經濟實力差距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上。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已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和並跑、領跑並存的新階段,急需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瞄準國際科技前沿,佈局一批體量更大、學科交叉融合、綜合集成的國家實驗室,優化配置人財物資源,形成協同創新新格局。主要考慮在一些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打造聚集國內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組織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協同攻關,形成代表國家水平、國際同行認可、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的科技創新實力,成為搶佔國際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戰略創新力量。習近平指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實施一批關係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這既有利於我國在戰略必爭領域打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更有利於開闢新的産業發展方向和重點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14年8月,我們確定要抓緊實施已有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進一步聚焦目標、突出重點,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電路裝備、寬帶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核電站、新藥創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若干戰略性技術和戰略性産品,培育新興産業。在此基礎上,以2030年為時間節點,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破。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我們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智慧製造和機器人、深空深海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健康保障等領域再部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已經部署的項目和新部署的項目要形成梯次接續的系統佈局,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協同攻關,為攀登戰略制高點、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提供支撐。”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用創新解決發展難題,用創新培植發展優勢,用創新開拓發展境界。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基點在創新,著力點在創新,突破點在創新。落實創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為“中國號”經濟列車添加新動力、打造新引擎,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