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個關鍵詞 看懂習近平眼中的“十三五”發展

新聞頻道 學習大國 2016年03月27日 14:0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學習大國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説明中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要著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著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實現經濟增長”。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規劃建議的説明和“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今天學習大國與各位夥伴一起展望一下,“十三五”期間我國發展的速度、增量和質量到底咋樣?

  雲海

  速度——

  年均增長至少6.5%

  習近平總書記説,從國內生産總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9109元和5919元。 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至少也要達到6.5%。

  點評

  首先,橫向上看,6.5%以上的年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肯定不低了。即便是經濟復蘇勢頭良好的美國,去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速也僅為2.4%,日本和歐盟的增速就甭提了。

  其次,國內外主要研究機構普遍認為,“十三五”時期我國年均經濟潛在增長率為6%—7%。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今後要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從國內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從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消費方面,我國消費升級加快,市場空間廣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去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成為經濟增長的“頂梁柱”。正在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供給改善和創新更好滿足、創造消費需求,不斷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作用。未來消費的增長一定“杠杠的”。

  投資方面,擴大有效投資的空間還很大。加大對薄弱地區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投資力度,可以增加有利於供給結構升級、彌補小康短板、城鄉區域協調、增強發展後勁的投資。國家已經和即將啟動實施的一批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重大投資工程,也將有力地拉動投資。同時,創新創業政策的落實,將更好地激發民間資本的活力和潛能。

  出口方面,儘管去年全年外貿出現負增長,但我國産品在全球的競爭力並沒有減弱,中國製造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仍有所上升。隨著我國加快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出口産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還將不斷提高。此外,我國服務業快速增長,未來擴大服務出口的空間巨大,我國服務貿易逆差國的地位有望逐步改變。

  此外,從經濟發展的要素看,我國物質基礎雄厚,産業體系完備,資金供給充裕。隨著人們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口紅利正從數量增長轉向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創新累積效應正在顯現,綜合優勢依然顯著。

  增量——

  2020年經濟總量將超90萬億

  根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到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將超過90萬億元。

  點評

  中國與美國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經濟總量超10萬億美元的國家。站在10萬億美元這個高起點上,每增長1個百分點帶來的增量比過去要大得多。現在國內生産總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的增量,相當於5年前1.5個百分點、10年前2.5個百分點的增量。

  測算顯示,去年6.9%的增速帶來的經濟增量超過4萬億元。現在我國國內生産總值一年的增量就相當於瑞士全年的國內生産總值。所以,“十三五”的目標增速雖然比過去低了,但帶來的增量並不比過去小。

  質量——

  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點評

  “十三五”規劃綱要制訂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包含了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資源環境等四大類。發展目標不僅僅關注經濟增長,而且全面涵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也將全面指導我國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創新發展方面,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

  協調發展方面,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綠色發展方面,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等實實在在的舉措,必將更好地推動綠色發展。

  開放發展方面,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共享發展方面,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通過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收入穩定增長,養老、醫療等社保更加完善,人均預期壽命增加1歲,這些實打實的舉措和目標,將讓百姓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儘管未來一個時期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仍將乏力,我國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放緩,資源安全供給、環境質量、溫室氣體減排等約束加強,但是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不斷成長壯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正釋放新的動力、激發新的活力。 新的增長動能一定會讓中國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讓中國經濟繼續成為全球增長的引擎。

編輯:劉亮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