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題:“中捷關係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專家談習近平主席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
新華社記者白潔 王卓倫
應捷克共和國總統澤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8日至30日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兩國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分析人士認為,這次訪問在中捷關係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並將為中國-中東歐合作以及中歐關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海星24日在中外媒體吹風會上説,這次訪問是習近平主席對中東歐國家首訪和今年對歐洲國家的首訪,“是針對歐洲方向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
劉海星説,相信這次訪問將全方位推進中捷各領域互利合作,推動中捷關係提升到新的高度,促進中歐各自發展戰略對接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為中歐關係發展作出貢獻。
“目前中捷關係可以説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中國駐羅馬尼亞、捷克前大使霍玉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捷克是最早同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過去67年兩國關係歷經風雨,近幾年雙邊關係發展進入快車道,兩國高層互訪頻繁,在經貿、人文、地方合作等各領域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認為,捷克新政府自2014年上臺後,表現出了較大政治勇氣,捷方在發展對華關繫上逐步回歸理性和務實。特別是去年9月3日,澤曼總統來華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這一舉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捷之間的政治互信”。
“習主席訪問捷克,既是對這兩年中捷關係迅速發展的高度肯定,也有助於進一步鞏固政治互信,提升兩國經貿、人文等領域關係。”崔洪建説。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捷克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第二大貿易夥伴,2015年中捷雙邊貿易額達110億美元。“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能取得這一成績實屬不易。”霍玉珍説。
專家認為,捷克地處歐洲心臟,是傳統工業強國,在機械製造、汽車、航空、化學、冶金、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優勢明顯,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中捷加強産能合作既高度契合又優勢互補,合作前景廣闊。
同時,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捷克對於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性很高。2015年11月,在中國蘇州召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捷克與中國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府間合作諒解備忘錄,是16個中東歐國家中首批簽署此類合作文件的國家之一。
據了解,此次訪問期間,中捷雙方將簽署經貿、基礎設施、金融、衛生、航空、科技、人文等領域多個合作協議。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研究員趙俊傑表示,目前捷克政府對發展與中國合作抱有很大熱情,相信這次訪問“不僅會推動中捷關係取得長足的、突破性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可以為中國和中東歐合作起到帶動和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