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環球時報駐越南、老撾、新加坡特約記者 黃和悅 白勉 楊艷 辛斌】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23日在三亞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泰國總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撾總理通邢、緬甸副總統賽茂康、越南副總理范平明參加會議。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隨著會議的召開,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啟動。這是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後,中國再次從國際機制的參與者,轉變為推動新機制的主導者。中國雲南省社科院東南亞研究專家朱振明2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瀾湄合作機制以一江連六國的新方式,加強了中國與湄公河下游國家的聯絡。過去中國參與了亞洲開發銀行主導的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但該合作以經濟為主,而中國這次推動的機制還包括政治、文化等領域,涵蓋範圍更廣泛。
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的主題是“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李克強總理23日主持會議時表示,瀾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新實踐,“三亞得名於此地的三川匯流。我了解到,在有的湄公河國家語言中,‘三亞’也意味著‘協定’‘一致’,這表明我們願意攜手合作,贏得區域光明的未來。”李總理在講話中引用一句東南亞的諺語寄語瀾湄合作,“微風聚在一起,就有颱風的力量”。泰國《曼谷郵報》23日稱,該國總理巴育與李克強共同主持會議,他強調,湄公河國家之間的合作應具有建設性,應儘快成立能加強合作、分享水資源管理信息的中心。
《聯合早報》稱,瀾湄合作機制的內容是“3+5”框架,即以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為三大支柱,以互聯互通、産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為五個優先方向。越通社23日稱,會議上發表的《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三亞宣言》為瀾湄長期合作做出規劃。加上《湄公河-瀾滄江國家産能合作聯合聲明》以及“早期收穫項目聯合清單”,這些文件將有助於提高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水平,為瀾湄合作機制的六個成員國增加“附加值”。
朱振明表示,瀾湄合作順應了“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一個抓手和支點,湄公河國家也是沿線國家”。他認為,該合作要避免喊大口號、大原則,要做實事。首先在政治安全合作方面,當務之急是打擊拐賣婦女兒童、毒品犯罪行為等。其次,這幾個國家的農村人口占大多數,脫貧是重要任務,中方可以把這方面的經驗傳授給它們,甚至給予資金和技術支持。最後,在自然災害應對上,中國也可以通過幫助培訓救災人員等為這些國家抗災提供支持。
越南《勞動報》23日稱,本次會議的議題包括貿易、農業、扶貧等多方面,不過水資源的分配和利用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這也是影響中國和周邊國家關係的重要因素。香港《南華早報》23日援引專家的話稱,近年來,中國在瀾滄江修建水利設施給中方與湄公河下游國家關繫帶來一些不利影響,通過此次會議,中國希望改善在東南亞的形象。俄羅斯衛星網22日稱,中國犧牲本國能源安全利益,決定將景洪水電站開閘放水幫助越南等國抗旱,這事本身為三亞的會議開了一個具有建設性的好頭。
《聯合早報》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的話稱,中國這些年跟東南亞的互動出現了一些負面情況,中美、中日等大國在東南亞的戰略競爭也挺大,中國一直在尋找機會改善跟東南亞的關係,希望能夠加強更多的合作,讓東南亞國家能夠更加信任中國。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東盟研究中心主任蘇姆斯基22日則對俄羅斯衛星網表示,“中國有足夠的影響力以及牢固的政治和經濟基礎,無論如何中國都不會因為美國的介入而失去自己的原有地位。東盟的立場本身就可證明。”朱振明認為,在2月美國剛剛召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的新形勢下,這次瀾湄合作領導人會議是對有些西方勢力企圖離間中國與東盟關係的反制。越南駐中國大使鄧明魁對越通社表示,東盟半數國家參加瀾湄合作,該機制將為推動東盟與中國戰略夥伴關係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聯合早報》稱,自上世紀90年代初,在中南半島推動經濟合作項目的多邊機制主要是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該機制由亞洲開發銀行主導,中國是參與國家之一。不過由於亞開行能提供的資金有限,合作機制出現瓶頸,中國在這時候建立瀾湄機制,從參與者到主導方,這和亞投行是一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