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斯報道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美發達國家一直呼籲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合作”應對危機,但少有聲音提及一項更重要的問題——是否應該給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更大的發言權。要知道,即使是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都擁有比中國更大的投票權。英國《金融時報》對此評論道,西方現在仍認為,7國集團是重新設計全球金融體系的合適平臺。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在一篇題為《亞洲重新覺醒的怨恨》的文章中明確指出了IMF在國際金融領域表現出的明顯的對亞洲國家的“偏見”。文章説,IMF、倫敦和紐約資本市場對那些老牌、富裕的英語國家有一套規則,對亞洲新興國家有著另一套規則。文章還提出了“怎樣做才能終結IMF有目共睹的偏見,讓債權國在活動中有著更多的發言權”這樣的問題。
這種“偏見”還表現在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組織對待亞洲國家聯合救市的態度上。與對上個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後的“清邁協議”讚賞有佳不同,這次世界銀行對亞洲國家的聯合行動卻投了否決票。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夫人15日表示,中國、日本和韓國已同意注資建立危機基金,為東南亞地區遭受金融危機影響的銀行提供支援,並稱世界銀行也已初步承諾,為該基金提供100億美元資金。但世界銀行隨即對此予以否認,世界銀行負責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副總裁亞當斯在15日晚些時候發表聲明中説:“我們不預期一個區域機制的設立,而且沒有討論在區域層次提供基金的承諾。”
“照我説的做,別照我做的做,這就是西方發達國家在對待發展中國家時一貫的做法,這一點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中國社科院的一位專家説。這位專家説,關於是否救市,某些國家對中國近乎“威逼利誘”,他們關注的是所謂的“中國應承擔的責任”,並沒有要和中國分享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權力的意思。不過這種“責任”和“權力”不對等的悖論只會讓西方國家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相關鏈結:
責編:張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