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成思危:中國金融改革有三個主要方向

 

CCTV.com  2008年10月06日 13:4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北京日報  

  30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金融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對成績就不細説了,因為成績不説它跑不了。但是我們也應該承認,我國的金融改革還是任重道遠,我國金融總體的國際競爭力還不夠強。作為世界上第三貿易大國,我國是一個大的買家和賣家,但是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話語權還不夠,我們自己內部的金融創新和金融系統化還有待加強。

  由此可見,如何進一步積極慎重地推動中國的金融改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特別是在當前時刻。由於美國華爾街金融風暴的發生,我看到最近有各種各樣的輿論,有一些輿論實際上是在質疑我國金融改革的方向和步伐的。我想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自由討論,取得比較一致的認識。但是我想引用胡錦濤總書記的話,就是“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因此我們不能停頓或倒退,還是要在保持經濟和金融穩定的前提下,堅持積極、慎重地不斷推進我國的金融改革。

  我認為我國的金融改革有三個主要的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是國際化

  經濟全球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全球化也提上了日程。從世界金融的發展趨勢看來,金融全球化的特徵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個特點是貨幣的虛擬化程度增加,匯率成為各國之間政策博弈的工具。自從貨幣脫離了金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以後,其價值就沒有一個客觀的衡量標準,也就是説它在一定程度上被虛擬化了,這時其價值就只能以其購買力來衡量。我認為購買力有兩類,一類是國內購買力,一類是國際購買力。國內購買力可以用購買力平價(PPP)來衡量,國際購買力則主要根據匯率來衡量。在這種情況下,各國之間的匯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一種政策博弈的工具。如果一個國家完全不進口的話,那麼匯率的變化對其國內購買力是沒有影響的。反過來説,如果一個國家全部依靠進口的話,那麼其國內購買力就完全取決於其匯率。但是任何國家都是處在這兩種情況之間,如果各國都考慮全球的利益,那可能達到一個我們在系統工程中講的“帕累托效應”,也就是大家都受益。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國家會首先考慮全球的利益,多半是先考慮自身的利益。因此各國之間的匯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一種政策博弈的工具。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廣場協議和盧浮宮協議的結果,導致了日本10多年的經濟衰退。在東亞金融危機的時候,要求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很大,現在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同樣很大。這些都説明匯率的問題成為各國政府之間博弈的工具,因此我們還是要堅持以我為主,主權在我的原則。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各種因素,但是在匯率這一主權問題上我們不能完全跟著別人的意見走。

  第二個特點是資本流動的規模和速度都在增大。這種流動既發生在發達國家,也發生在發展中國家,而且目前這樣的資本流動是很迅速的。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一按按鈕,就可以將數以億萬計的資本迅速地在一瞬間之內轉移到幾萬公里之外的地方。

  第三個特點是世界金融市場的集成化日益發展,也就是説各國的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絡越來越緊密,達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步。東亞金融危機是從泰國的一個流動性危機開始的,結果影響面波及到全球。最近美國華爾街的金融風暴也影響到歐洲和其他地區,表明各國的金融市場的之間的聯絡日益緊密。

  最後一個特點,就是金融創新不斷發展。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以歐洲美元為起點開始了金融創新。在這幾十年之內,可以説金融創新層出不窮,許多金融衍生品相繼推出,使得現在全世界金融衍生品的總量大大超過了世界的GDP,前者大概是後者的8到10倍。這樣多的金融衍生品可以説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防範金融風險,防止在金融衍生品方面的過度投機,也就成為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

  在國際金融一體化的形勢下,必須要提高我們自己的國際金融競爭力,要通過改革來適應上述金融全球化的特點。首先是我們應該認真地去學習人家的經驗。説實話,在金融創新、金融衍生品等等方面,我們的知識差得還是比較遠的,實際操作的經驗就更少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中就可能遭遇到失敗,僅在期貨方面我們就出現過中航油、中儲棉、中儲銅等等事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所以我們首先要認真地學習和了解國際上金融産品和它們的遊戲規則。

  第二就是要培養有國際化視野和國際金融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在這個方面要引進和自己培養相結合。

  第三個就是要正確地運用各種金融創新的工具。最近美國華爾街金融風暴以後,有一些人認為金融創新不好,證券化帶來了很大的風險。我不同意這個看法,我認為造成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原因是美國房地産價格的迅速下跌,可是從它的整個金融系統看來,是銀行把錢貸給不符合條件的買房人,但是銀行並沒有把還本付息收回的錢全砸在自己手裏,而是通過打包賣給基金或投資銀行實現證券化,變成了債券。這樣銀行既取得了流動性,也轉移了風險。

1/3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