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張瀟 駱智冕
●國稅總局將對平安進行稅務稽查
●其鉅額融資方案或推遲至7月
“常規的稅務稽查,只是一個巧合”
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盛瑞生“主要調查金融行業內部的洗錢問題”
平安集團員工“一般會大事化小,補稅罰款了事”
離3月5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不到10天,身陷鉅額融資漩渦的平安再遇查稅風波。
昨日記者證實,國家稅務總局將對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進行稅務稽查,計劃3月3日全面進駐中國平安集團以及下屬各省、市、縣級的所有公司,進行為期4個月的稅務稽查。對此,平安方面表示已接獲相關通知。
在距離平安向臨時股東大會提交千億融資方案前兩天進駐,此次國稅總局的“例行檢查”引發市場頗多猜測。雖然有分析稱,如稽查過程中發現數據問題,將迫使平安的再融資計劃推遲到7月以後,但更多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稽查或難以推遲再融資方案的提交,融資時機更多將由市場決定。昨天,中國平安A股繼續報跌2.53%,收於70元,H股報收61.5港元,漲1.49%。
緣起鉅額再融資?
1月21日,中國平安宣佈通過董事會決議,將借道A股再融資與發行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相結合的形式,向市場融資高達16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07年整個A股市場IPO融資總額的1/3。若這一計劃獲得通過,將超越工商銀行(601398)“A+H”IPO,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最大一宗融資案。在1月18日召開的中國平安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上,19名董事全票通過了這一融資計劃。
平安去年3月在A股上市,實際融得資金322億元,全部用於充實於公司資本金。顯然,並不缺錢的平安卻突然發出天量融資計劃,且對資金用途並未進行詳細披露,不確定性必然引發市場動蕩。果然,消息一齣,中國平安股票接連兩日跌停,之後一週內又出現第三次跌停,此事件也成為引發A股市場劇烈波動的導火索。
根據程序,此次再融資方案將在3月5日召開的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內資股及外資股類別股東會議審議,並報證監會審批。隨着臨時股東大會的臨近,平安推進再融資方案所面對的壓力也逐漸加重。在2月26日平安高層表態將“慎重考慮籌資時機、規模及資本市場的承受能力”後,昨天又傳出國稅總局將對其進行稅務稽查的消息,進駐時間就定在3月3日。
微妙的兩天時間差
“公司確實收到稅務局的通知,是一次常規的稅務稽查。中國平安一直都是按章納稅,會認真配合稅務總局的工作。”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盛瑞生昨日對記者稱,至於進駐時間距離臨時股東大會僅兩天則“只是一個巧合。”
據了解,國稅總局稽查主要是了解企業上一年度及之前的經營狀況,根據經營狀況檢查其納稅情況。然後確認企業是否少徵和多徵稅款,是否有違法違徵情況。就保險行業來説,主要檢查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建稅、教育附加稅等等。而大型企業的專項檢查按正常程序都會持續一個月以上、半年以內。
因為每年稅務稽查大型公司總會發現一些數據差錯等問題。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稽查平安,一旦發現有數據有重大錯誤,其提交股東大會的再融資材料中涉及到的數據就需要進行修改,上報證監會材料中的數據也要修改。而正確的數字可能在4個月的檢查結束後才會公佈,因此再融資資料的修改至少也要推遲到7月。
難影響方案提交?
雖然有評論認為,監管部門希望通過稅務稽查使平安融資計劃延期,是以一種市場化的手段而非證監會的直接叫停。不過,更多專業人士認為,利用稽查使融資計劃提交延後的可能性並不大。
廣州金壇稅務師事務所所長、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余文聲教授表示,稽查一經發現重大數據差錯,的確會直接決定融資的進程,但“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還未聽説過稅務稽查出的問題會嚴重到影響融資。大部分企業都存在不同程度問題,一般會大事化小,補稅罰款了事。”而東方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王小罡也認為,平安等上市險企內控是做得比較好的,查出足以影響融資方案的大問題的概率不大。“去年國壽也接受了稅務稽查,也沒發現什麼大問題。此次稽查應該並非針對再融資方案。”
而有平安集團員工對記者表示,“據説這次是國家稅務總局和保監會組織的聯合行動,主要調查金融行業內部的洗錢問題。去年是針對金融行業,調查了中國銀行,今年的重點是保險公司。”對此消息,廣東省國稅和省保監局方面均表示還沒有接到相關的通知。而省地稅局相關負責人則向記者證實了近期將開展針對金融保險行業的專項檢查,而是否就是平安集團,他表示還需要向上級申請對外發佈口徑,但平安肯定是在調查的候選範圍之內。新快報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