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12日 18: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記者劉亦功、李玉忠、張禎):經過69天晝夜施工連續奮戰,北京軍區給水工程團為雲南乾旱地區打出的第41眼水井今天上午成井出水,旱區54萬人、61萬頭牲畜的生活用水和5萬多畝農田的生産灌溉用水不僅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同時也標誌著北京軍區支援雲南旱區救災任務全部結束。
當地群眾熱烈歡送北京軍區給水工程團抗旱官兵 |
被譽為“烏蒙鐵軍”的成都軍區炮兵某團在雲南省會澤縣馬路鄉進村入戶送水的同時,還為群眾提供醫療救助,發放治療跌打損傷、感冒等疾患的藥品,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圖為隨車衛生員為災區群眾療傷。(伍會娟攝) |
去年入秋以來,祿勸縣發生百年不遇的乾旱,蔣家村是受災最重的村莊之一。前不久,轉戰來此的北京軍區給水工程團官兵,晝夜奮戰僅用10天就為村裏打出這口深104米、每小時出水50立方米的水井,全村的生活用水和農田灌溉從此有了保障。
今年3月29日,受中央軍委指派,北京軍區某給水工程團千里南下,緊急馳援雲南、廣西旱情嚴重地區抗旱打井。經過3000多公里的鐵路輸送、摩托化機動和近3天3夜的連續行軍,第一批268名官兵、55台裝備車輛于4月2日淩晨先期到達雲南災區。按照任務劃分,這268名官兵又分成6支打井小分隊,分別進駐昆明市的石林、祿勸和楚雄州姚安、大姚、牟定受災最嚴重的5個展開打井作業。
內蒙古軍區副司令員,車華松説:給我們分配的任務區在雲南的昆明和楚雄兩個地區,這兩個地區是嚴重的貧水地區,而且是喀斯特地貌,地質構造非常複雜,施工難度非常大。來了以後第一個面臨的考驗,就是能不能打出水、能不能多出水、能不能出大水。他們根據當地水利和國土資源部門提供的資料,制定出週密的科學勘察找水方案,確保定位準確和鑽井的成功率。官兵們晝夜奮戰連續作業,人歇機器不停,僅用4天4夜就在屏山鎮大地坪村為苗族同胞打出災區第一眼水井。
雲南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和自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我們目前打的千口井裏面,他的出水量是最大的,同時他的成功率,應該説在科學數字上來説能達到百分之八十幾就是很成功的啦,他能做到百分之百,他又做到在一個月單機打井數量是做多的,是一個非常好的紀錄。
截至目前,北京軍區給水工程團共為雲南旱區打井41眼,不僅圓滿完成了雲南省、委省政府賦予的30眼打井任務,而且還超額完成任務的百分之四十。按照上級統一安排,剛剛完成雲南旱區打井任務的北京軍區給水團一部分兵力將立即轉戰支援廣西百色抗旱一線打井,其餘部隊將於6月12日回撤歸建。
責編:韓淩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