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來源:世界)
我們去過的那些令人難忘的lodge酒店,無一例外都坐落在優美、僻靜的自然環境裏,他們遠離城市,背後都有著一段故事;一般規模不大,幾十間客房,與那些豪華、招搖的大酒店相比,它們更加私密、個人化,像鄉野的花朵,在僻靜處開放。
像哲人一般思考
在英語的翻譯中,lodge是小木屋的意思。與hotel的精緻、奢華、大氣相比,lodge更自然、簡單、樸素。
我總覺得,古人最初時,都住在洞穴裏,或者樹上,後來他們被大地吸引,才下來地面蓋房子,一住就是許多個世紀。後來,木屋逐漸被拆掉,城市的鋼筋水泥代替了它,直到現在。如今,我們大多數人住在這樣的房屋裏。旅行時也住在這樣的旅館裏,鋼筋水泥、大理石。我們不禁要問,小木屋還有他存在的價值嗎?
19世紀,美國作家梭羅離開喧囂的城市,搬進了離波士頓不遠的瓦爾登湖畔的一片森林中。他蓋起一棟小木屋,木屋裏只有一張床和一套被褥,有幾件簡單的炊具和幾件換洗的衣服。梭羅在小湖邊開荒種地,他過著那種近似原始的、極其簡樸的生活,以便認真觀察和體會人生真諦。每天,他都要把自己回歸自然以後的觀察和體驗,以及思考、感觸寫在日記中。後來,他以此為基礎寫下了名著《瓦爾登湖》。梭羅以自己的行動和著作,向世人宣告了他個人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獨立”。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晚年,也居住在故鄉黑森林群山之巔的一座小木屋。 那裏人跡罕至,與世隔絕。海德格爾常年獨自一人,在寂靜的林濤聲中展開深邃的哲思。
同樣是大哲的維特根斯坦,對於小木屋卻有一種出自本性的終生熱愛。維氏的父親是維也納的鋼鐵大王,建有豪華的巨宅。但他卻喜歡到附近森林中一座破舊的樵夫小屋沉思和寫作。後來,他到挪威旅遊時,被那裏淳樸的民風和簡單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於是,他就在挪威西部森林中,自己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在遺世獨立的隱居中,他的早期思想有許多是在這裡靜靜地成形。
這麼多偉大的人都喜歡到小木屋裏沉思,一定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