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2008年9月,全國年齡最小研究生張炘煬赴北工大報到
就在10月16日,中央電視臺《看見》欄目播出了對16歲博士張炘揚的專訪《長大要成人》。張炘揚,這個素來被人們冠之以以“天才神童”美譽的孩子,如今已然長大。目前,已經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他,在面對鏡頭時,幾乎完全脫去了6年前央視對其採訪時候的孩童稚氣。
16歲,正值我們常人青春年少的花季,這個智力超凡的孩子,竟在如此青春年少時已然成為國內年齡最小的博士。因此,其也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然而採訪中張炘揚“讓父母給自己在全款北京買房,否則就不去讀博士”的高調宣言,更是引起了輿論的關注與熱議。
昔日“神童”雖已“長大”,但尚未“成人”
正如柴靜在專訪中所言,十六歲的張炘揚,雖已“長大”但尚未“成人”,更讓人們難以想象的是,如此自私任性甚至有些幼稚的話語,竟然出自這位向來被人們看好的昔日“神童”之口。
六年過去了,然而對其六年前的採訪記錄尚保存完好的。我們在畫面中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如此驕傲、不可一世的孩子,爸爸説了他一句,馬上讓他“閉嘴”。不難想見,幾年之後的今天,這個學識、談吐儼然已是個大人的“孩子”,依舊保持著當年的鋒芒畢露、頤指氣使和偏激固執。父親近乎“急功近利”的蓋樓式教育將其塑造成了今天的張炘揚。
而在記者與其交流對話的過程中,他可以用自己過早擁有的超于同齡人的一些知識和見解將今日悲劇解釋地似乎“道理通透”。把一切的責任都推卸到父母身上,“我替父母實現夢想”,那麼“父母該當為我留北京而努力”的邏輯思維,在他看來雖是自私,然而仰仗著多年來父母的溺愛與自己對其的依賴,他可以視之為自然而然的天經地義。
缺失的童年+揠苗助長=殘缺的教育
故事背後,讓我們難免扼腕嘆息。這樣一個聰慧過人的孩子,在感恩、愛語責任等方面自我涵養上的空白與欠缺,直接導致了其“讓父母為自己在北京全款買房”的自私心情的暴露。此行自然也折射出其自身的脆弱與對家庭過分的依賴,而這同時也是其曾經動過自殺、放棄的念頭的一個根源所在。一旦遠離了父母的庇護,他的心始終還停留在“神童”時代。
心智的蛻變與成熟始終都沒能趕上學識的豐富與進步。此外,在其父母對自己過分的全包式的家庭教育—24小時訓練模式下,身心自然是得不到健康順利成長的;失去了與同齡孩子接觸的機會,也使得這個孩子過早的進入成人世界,沒有童年,沒有了本真的“童心”。這一點也剛好説明了其為何能夠説出如此“冰冷話語”的原因。
對此,其父解釋説,“讓你過早的出來之後,然後你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自己摸索,接觸到城市浮華的生活。”母親則給予“跳的快他接觸的事兒他自然,他了解事兒就多,然後他就缺乏對這個事物的判斷能力。”無疑,面對這種攙扶式教育的失敗與不足,夫妻倆亦能夠找到自己的錯誤源頭。
然而僅僅這一點尚還不夠,怎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地健康成長?我想,就像揠苗助長一樣,大概外界通過努力,再想從頭再來,已然很難。於是在此,也讓筆者擔憂的是,這樣一個“天才”,在面對城市、功力、浮華等等物質上的享受與誘惑時候,能否真正“返璞歸真”,不讓自己鑽進“死衚同”。不讓父母和外界“傷心”。關鍵還要看張炘揚自身的體悟與努力了。
關於“神童”式教育的反思
而關於此次張炘揚現象,值得我們反思的還有很多。在國內風行多年的超常教育亦或“神童”式、“天才少年”式教育,從來都是學校和家長的共同作用的結果。家長的過於關心、學校的超快教育、媒體的過分關注甚至炒作,無一不是造成孩子內心膨脹的罪魁禍首。
對待孩子如古代仲永一般,以“天才”、“神童”視為其賺足功名的利器,卻忽視了對其內心的教育與呵護。久而久之,孩子內心世界難免扭曲、畸形。“一切向錢看”,“我是最棒的,我就應該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等等如此般極端心理,是孩子在長期的溺愛與壓力下衍生出來的思想。又或許,這一切都是因了過早成名、過早的教育給予孩子在人格和成長上帶來的傷害。
因此,這又回到之前很多人質疑的一個問題上——“天才”、“神童”們是否能夠真正成功呢?對此,相關專家也曾有“智力超常的孩子,也未必會成功”的論斷。筆者在此認為,對孩子適當的超前教育是件好事。
可如何避免在教學道路上的“急功近利”,避免將這件事情變成壞事,還需學校、社會、家長們和孩子們共同的努力。不過於干涉,並不等於放任自流。然而想讓孩子健康成長,順利“成人”,還需拿捏得當,家長們是時候考慮給孩子適當的自由了。(文:趙小寧)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