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沙頭墓葬
正在緊張考古發掘當中的官洲“生物島”讓伴隨廣州考古界多年的一個謎團浮出水面:主持大學城和官洲島考古發掘的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張強祿告訴記者,番禺、南沙、海珠一帶近年整理髮掘的漢代墓葬已經超過200座,僅在官洲島上,已經發掘的墓葬就有60多座。如此眾多的墓葬表明,兩千年前廣州一帶的先民們在這兩塊土地上的活動相當頻密。但是一個令人疑惑的現象是,番禺和南沙的墓葬群極少伴隨著古代人類聚落之類的活動遺跡被發現,它們仿佛是毫無徵兆地突然出現。這些墓葬的墓主究竟是誰?他們從哪來?為何要選擇這裡作為身後的永久居所?
番禺南沙漢墓規格不遜廣州
據介紹,番禺、南沙正式的考古發掘工作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早期主要發掘的墓葬群包括崩沙崗墓地、大石墓地、沙頭墓地、屏山墓地、員崗村墓地等,其中有些墓葬群的墓葬數量相當可觀,如沙頭墓地勘探出22座磚室墓,是南番禺區內第一次發現的一個頗具規模的漢代古墓群,而且墓室保存較好,即使放在廣州中心區域,如此密集的漢代磚室墓葬也比較少見。又如屏山墓地,範圍東西長約1千米,南北寬約250米,共發現了15座漢代的磚室墓,分佈在屏山的幾個山岡中,而且由於這處墓地在被發現時已經展開基建,一些墓葬遭到破壞,被毀多少已經無法查明。
而從2003年持續到2004年的小谷圍大學城考古,勘探面積達134600平方米,發掘清理的文物埋藏點共35處,清理古墓葬145座,其中漢墓佔絕大多數。計劃于年內完成發掘的官洲島上的墓葬中,也幾乎清一色是漢墓。
張強祿説,番禺境內的漢墓多出於東漢時期,所發掘的墓葬無論從墓型還是隨葬品規格均不亞於廣州同時期漢墓。以屏山墓地為例,雖經盜掘,仍清理出刻寫有銘文、數字、符號等內容的墓磚近600塊,如此集中和大量地出土漢代銘文磚的現象在嶺南尚屬首次,僅帶有“番禺”字樣的墓磚就達4塊。更重要的是,屏山一座墓中,出土了一塊“番禺都亭長陳誦”字樣的墓磚,這表明遲至東漢中期,市橋臺地已經成為南海郡東南近海地區拓展的一個重要地點。
龐大墓葬群與“番禺南遷”有關?
包括沙崗墓地、大石墓地、沙頭墓地、屏山墓地、員崗村墓地,以及大學城、官洲島多處墓地等在內的多個漢墓群,都分佈在今番禺偏北的範圍內。張強祿表示,這些墓葬規模普遍較大,並非一般平民之墓,多是有地位或者家産豐富人士的墓葬。但是由於目前並沒有古代人的遺骸出土,出土文字提供的線索也有限,因此要還原這些墓葬中墓主在生時的場景還非常困難。因此一連串的考古謎團也就接連冒出:如果漢代這一帶沒有較發達的城市、村落等人類聚落,為什麼像陳誦這樣的官員不葬在廣州附近,卻遠葬于大石、屏山、沙頭一帶?為什麼市橋臺地不見東漢以前遺存,而在東漢時期突然冒出飄峰北坡、沙頭、屏山等數量較多、規模不小的墓?為何廣州漢代墓地常見晉、南朝墓葬分佈,而這一帶的墓群中卻沒有?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