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核心提示:參加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險之路羅布泊科學考察的隊員們,在經過29天、6500公里的科考行程後返回烏魯木齊,並帶回了七項主要科考收穫。
羅布泊地區北部、東部和西部分佈著的300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
參加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險之路羅布泊科學考察的隊員們,在經過29天、6500公里的科考行程後返回烏魯木齊,並帶回了七項主要科考收穫。
“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險之路羅布泊科學考察”成果彙報會在烏魯木齊舉行。
據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夏訓誠説,此次科考規模大,先後有75人參加,是歷次羅布泊科學考察活動人數最多的一次。
在29天時間裏,科考隊員們採用現代最先進的遙感、衛星、雷達等技術手段,對羅布泊地區開展了地理地貌、自然資源調查、氣候變化與環境變遷、環境考古、野生動物及微生物等多領域的野外考察,最終發現了七項主要科考收穫。
考察期間,為紀念著名科學家彭加木殉難30週年,科考隊隊員在彭加木失蹤地庫木庫都克,舉行了彭加木塑像奠基儀式。
本次科學考察活動由廣州市白雲區和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聯合舉辦。
繼續閱讀:
發現1:“大耳朵”實際是圓盆狀
“大耳朵”的衛星雲圖
通過利用雷達遙感技術能透視極端乾燥鹽殼層的能力,科考隊員們發現了被羅布泊古西湖覆蓋的古東湖連續向西延伸的湖岸線,並證實了古湖連續向西延伸湖岸線的存在。
這一科學發現,同時也表明羅布泊古湖泊面積遠大於“大耳朵”範圍,古湖岸呈圓形封閉狀態,而不僅僅是“耳朵”狀的。
發現2:羅布泊1962年全面乾枯
“根據遙感資料,羅布泊是在1962年乾涸的,這已經是一個事實了。”夏訓誠説,羅布泊本是一個淺平凹地,最深處僅3米,如果1959年以後羅布泊不進水的話,2~3年內就會乾涸,這次考察就體會到了乾旱區湖泊快變和特變的特點。
發現3:風蝕水蝕合力造就雅丹地貌
羅布泊地區北部、東部和西部分佈著約300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是僅次於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我國第二大雅丹地貌分佈區。
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雅丹地貌形成的營力除了傳統的風蝕作用,還存在著流水侵蝕的作用。
如龍城雅丹分佈區,土丘高約15~20米,除東北風的吹蝕外,附近山區突發性洪水,也對雅丹地貌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