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亞歐之橋 :保守與開放之間
午夜將臨,我一個人坐在德維斯咖啡館裏。伊斯坦布爾著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和藍色清真寺的燈光在不遠處閃爍。在我面前擺着的杏脯甜點和espresso 咖啡的香馥裏另一種奇怪的香氣時隱時現。不用回頭,我知道是身後那些土耳其男人正在享用的水煙的氣味。一個侍者在桌子之間走來走去,不時地從手上端着的小火盆裏鉗出塊火炭為需要的客人點煙。水煙筒裏咕嚕咕嚕的水泡聲不緊不慢地在咖啡館裏起伏,慵懶、愜意的氣氛恍惚把我帶回了百年前的中國。
然而,這裡是古拜佔庭王朝的故都,今日的穆斯林世俗大都會。這座位於亞洲和歐洲交接處的大都市充滿了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熱情、魅力和美食佳肴。不論在城市的哪個地方,我都可以看到在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穿行不斷的大小船隻。在這片幹熱的土地上,1400 萬居民總是在忙碌着,唯一讓他們安靜下來的地方只有咖啡館。甚至連街上的滾滾車流也有一種音樂的節律,一種植根於悠久神秘的文化和精神中的活力。
一對夫婦經過窗外,女人全身被長長的袍子,包裹得嚴嚴實實,頭巾也把整個頭部遮擋得只剩下了眼睛。他們身後是一群説説笑笑的女孩。她們身上的T-shirt 上印着流行歌手的名字,頭上卻戴着保守的穆斯林頭巾。一位東正教教士走過。他身着的黑色長袍和高高的黑帽子顯得十分肅穆。
迷情伊斯坦布爾
緊接着走來一對由菲傭帶領的阿拉伯兒童,他們身上花花綠綠的背心上有“迪拜”的字樣。在他們的身後,是緩緩駛過海峽的巨大貨輪。博斯普魯斯海峽上通黑海和疆土遼闊的俄羅斯,下接馬爾馬拉海、地中海和非洲大陸。西伯利亞的寒流和撒哈拉大沙漠的熱浪在海峽南來北往,也為伊斯坦布爾帶來了持久不衰的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全球的經濟實力正在向這個連接歐亞、貫通南北的重要橋梁地區注資,尤其是中東的阿拉伯石油大亨,正在控制土耳其的經濟命脈。在伊斯坦布爾著名的金角灣地區,形形色色的摩天大廈正在一座座升起。博斯普魯斯海峽亞洲一側正在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大都市。
手指放進聖索菲亞教堂柱子上的願望 洞裏,祈求祝福
從奧斯曼時代起,伊斯坦布爾就以寬鬆開明的政治和宗教環境而著名。雖然是伊斯蘭國家,但接納其他任何民族和宗教,基督教、猶太教、東正教都不受到限制。只要稍微改頭換面,披上伊斯蘭的外衣,便照樣可以進入政界高層。“寬容”這一點我在伊斯坦布爾觀光時可以明顯地感覺到。
在老皇宮門前的游客裏,我看到一群阿拉伯婦女,渾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她們顯然來自海灣的穆斯林國家。而土耳其婦女很少有穿這種長袍的,最多是在頭上戴一塊頭巾。從宗教的角度,這頭巾是對伊斯蘭教義的遵守,而對世俗大眾來講,頭巾是一個好女孩的標誌。而且在土耳其的大學裏,女學生是不允許戴這頭巾的。
>>三宮六院 :從女奴到太后
作為一個來自古老中國的旅行者,伊斯坦布爾旅行指南上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哈拉姆”──奧斯曼帝國蘇丹們的禁城後宮。它與中國皇帝的三宮六院有着那麼多的相同之處。“哈拉姆”在阿拉伯語裏就是後宮的意思。它與故宮一樣有着高墻深院和狹窄的石板甬道,還有土耳其特色的拱門、浴室和滿是壁畫的大房間。這裡常年居住着蘇丹的女眷和子女們,還有大量從土耳其以外的地區掠虜來的年輕女奴。
西方油畫描繪奧斯曼帝國的哈拉姆裏,蘇丹正摟着他的異域女奴, 不知今夕何夕
歷史學家認為奧斯曼帝國的後宮制度是對古代中國皇家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光大。而奧斯曼帝國後宮的作用比中國的後宮更加直言不諱,那就是為蘇丹繁衍後代、保證奧斯曼帝國的大業後繼有人、香火不斷。當年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的鐵蹄曾征服了歐亞大陸的大片疆土。在一批批送到帝國之都的俘虜當中,竟有三分之二是年輕漂亮的姑娘。人口眾多的奧斯曼帝國並不缺少勞動力,沒有必要像後來新大陸的莊園主那樣“進口”種植園的奴隸。
偉大的蘇丹需要的是美麗的女人,這些“小母馬”將成為奧斯曼蘇丹傳宗接代的工具。因此從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地區俘虜而來的異教金髮美女們,經過嚴格的挑選,被送進哈拉姆,以女奴的身份開始了向着皇太后終級目標的奮鬥。奧斯曼帝國的皇脈似乎並不講究血統上的高貴和純粹。一代又一代蘇丹的母親竟無一不是當年被俘虜的異教女奴,這與我們講究出身與血統的中國人不同。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是,為蘇丹傳宗接代的女人只能來自哈拉姆。
而在伊斯蘭教義裏又規定不允許把穆斯林女人作為奴隸。因此,那些金髮碧眼、豐盈白皙的異教女人便有了受蘇丹寵幸、繼而成為國母的機會。更有甚者,一旦某個女奴為蘇丹生下的兒子登上了下一代蘇丹的寶座,這位昔日的女奴便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凌駕於蘇丹之上、擁有帝國最高權威的皇太后。16世紀的近百年間,奧斯曼帝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幾位太后“蘇丹”就全部是出身於哈拉姆的巴爾乾女奴。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