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故宮“瓷器門”,給科技手段應用於文物考古蒙上了一層陰影。幹福熹院士指出——科技考古:不是“忽悠”但應“踏實”。

  使用先進的進口儀器做“無損檢測”,竟然損壞了一件稀世珍寶。故宮爆出“瓷器門”之後,有人質疑,“科技考古”是否也屬“忽悠”?

  近十年來,中科院院士幹福熹一直致力於將科技手段引入文物考古領域。他在接受文匯報獨家採訪時表示,中國傳統的文物考古方法,正面對一些“瓶頸”,急需科技介入;但將科技手段應用於文物考古,首先要做踏實、紮實的專業研究,找到正確方法,確定操作規範。盲目相信科技與盲目排斥科技,都不可取。

  傷在對“無損檢測”一知半解

  “無損檢測”竟讓國寶受損——這“無損檢測技術”,靠譜嗎?幹福熹指出,技術沒問題,傷在操作人員對技術了解不深透。

  他説,用科技手段為文物整器做鑒定,勢在必然。因為在各種高科技手段被用於仿製文物之後,僅憑傳統“眼學”——看器物的器型、顏色、紋飾、銘文等,以此斷定年代、真偽,已相當困難。但“細節決定成敗”,如若對所用技術一知半解,認為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可將文物“託付”儀器處理,就會壞事。

  故宮這次用的無損檢測儀器,應用“X熒光分析化學成分技術”,檢測時需要把瓷器置於人眼看不到、無法監控的真空箱裏,由儀器“全自動”操作——結果,因為放置瓷器的樣品臺上升距離過大,文物受損。

  “這正是由於操作者對技術不夠了解,對檢測儀器的局限並不清楚。”幹福熹説,很多高校、科研機構都用同類儀器給樣品做化學成分分析,但做文物鑒定有特殊性:放在樣品臺上的,都是無可複製的珍品;因此如何保障文物安全,如何精細調控儀器,都需事先細緻研究,有時還要對儀器作些改進。

  幹福熹説,“我們實驗室已為上千件文物整器做了測試分析,從未發生損壞。”他的實驗室還有一條規矩:做實驗的人絕對不碰文物。所有送檢文物在檢測全過程中,文物保管者一定在場,以防意外。

  為考古“量身定制”新技術

  幹福熹介紹,他們最初測定整件文物的化學成分,是在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的外束式質子激發X熒光分析裝置上做的。

  將文物放進“屏蔽”視線的真空箱,有危險。於是他帶領團隊改造了測試裝置,使文物可以放置在人眼可見、人手可控的空氣環境中接受檢測。不過,由於輕元素的X光譜容易被空氣吸收,樣品置於空氣中,一些微量的輕元素會測不準;為此幹福熹專門招收物理學博士生,經過幾年全心研究,解決了這個技術問題。

  幾年前,幹福熹又想把檢測儀器改造成“便攜式”——因為文物十分珍貴,不能隨意搬運,而且有些大型文物如石佛、壁畫,更沒有移動的可能,要做鑒定、分析,就要讓儀器“遷就”文物,他稱之為“原位無損檢測”。

  於是在購買儀器時,他與供貨的日本公司簽了一份“雙方合作共同研發改進技術”合同。最近,他們帶著自行改造的儀器前往陜西法門寺,為地窖中出土的20多件唐代完整的玻璃器做了首次“原位無損檢測”,定量分析化學成分。接下來,他們打算建立多功能的原位無損檢測平臺。

  “技術就像一匹漂亮的布,但要做成合身的衣服,需精心裁剪。”幹福熹認為,專業科研人員當仁不讓是“裁縫”,而文物學者提出需求,雙方交流溝通得越深入,得到的結果越好。

  科技為中國考古帶來種種驚喜

  “中國考古界接受碳14測定年代技術,花了整整18年。”幹福熹説,跨界溝通的確很難,取得共識更不容易,好在事實擺在那裏,科技為中國考古帶來了種種驚喜——

  借助紫外熒光相機的“火眼金睛”,考古學家才得知:看似一堵白墻的莫高窟某洞窟石壁上,曾畫有7個女供養人的全身像;通過化學元素成分分析,出土于歐亞大陸的100多面漢代銅鏡,被證實出自我國中原地區;利用微量元素檢測,區分元青花與明青花瓷器更容易,因為元青花和明青花的釉料鈷蘭中鐵和錳的雜質含量不同……

  對“蜻蜓眼玻璃珠”做無損成分檢測,幹福熹發現,早在戰國早期,埃及的蜻蜓眼玻璃珠就傳入了我國中原。“埃及玻璃很早就採用了鈷著色工藝,而我國直到東漢後才用;同時,中國本地玻璃與埃及進口玻璃的成分不盡相同。”

  浙江良渚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玉器,但在當地並沒找見軟玉礦脈。15年前,江蘇溧陽小梅嶺發現軟玉礦脈,不少學者認為良渚玉器的玉料出自這裡。但幹福熹通過玉石的“指紋元素”分析斷定:兩者無關,良渚玉礦極可能因為地質變動而湮滅了,需進一步尋找。

  “可用於文物考古的技術很多!”他説,最近他正聯合多位院士,想提一個綜合性科技考古的建議——“做紅外遙感的薛永祺院士、做激光拉曼光譜的田中群院士、研究高性能陶瓷的郭景坤院士,他們的技術都能為考古所用。”多學科交叉融合,有望發展出更精準的考古技術,“比如碳14測定年代很粗,熱釋光就進步了,能否找到更好的技術?有待研究。”為考古而研發的新技術,也能應用於其他領域。幹福熹舉例説,“原位無損檢測”技術就可用於大型工程的檢驗、維護。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幹福熹院士:科技考古不是"忽悠"但應"踏實" 1 近十年來,中科院院士幹福熹一直致力於將科技手段引入文物考古領域。他在接受文匯報獨家採訪時表示,中國傳統的文物考古方法,正面對一些“瓶頸”,急需科技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