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國際空間站的命運在近期成為一個新的討論話題。因為本月稍早些時候,俄羅斯航天署副署長維塔利維多夫在電視節目中宣稱,國際空間站將於8年後即2020年墜入太平洋,結束自身使命。他同時表示,之所以選擇墜毀的方式,是由於國際空間站結構太複雜,體積也太大,如果滯留在太空,將會成為一堆頗具威脅的太空垃圾。

  然而,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在線版近期刊發的文章稱,俄航天署所作之結論並沒有得到各方的贊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拿出很多支持的論調,意圖佐證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很有可能將超過2020年,因為俄羅斯方面所謂2020年墜落的判斷並不符合現實情況。

  而這一話題,也並不局限于現正在軌道上的那個國際空間站,對於現在或不久之後意圖升空的空間站,理應考慮到一點——這樣的太空平臺,該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終結它的服役生命?而這又該如何判斷?

  龐然大物如何回歸故里?

  國際空間站,這個由15個國家共同建設的太空項目,總投資達1500億美元,主要目的定位於科學技術研究的太空軌道實驗室。其身處距離地面大約220英里(354公里)的軌道裏,由13個空間艙組成,常駐宇航員最多可容納6人,站體總重約454噸。

  如果,國際空間站最終時刻的來臨並沒有因各國的願望而再多延遲一刻的話,那麼,人們不可避免地會擔憂,在不久的將來,該如何面對這艘達450多噸重、一個橄欖球場面積大小的龐然大物從天而降呢?

  我們現在於電視畫面或圖片上看見的好似“懸浮”的國際空間站,為保證穩定維持在太空軌道上,其實必須以恒定的速度運行。但地軌道並非絕對真空,空氣粒子等仍將逐漸阻擋和降低空間站的時速。挽救這一點的唯一方法便是不斷地“輸血”——宇航員必須週期性地添加推進燃料,以動力抵消空間站的軌道阻力,提升空間站的軌道高度。

  而一旦無“血”可輸,將導致不可避免的墜落。由於自身的龐大質量,當它墜落進入地球大氣層時,不會像其他小型物體一樣被完全燒燬摧毀。但以一般經驗而言,剩餘的殘骸也不會對地面上的人類構成威脅。因為與其他大大小小的退休航天器一樣,它們有著統一的最終歸宿,也幾乎可稱為“航天器墓園”之地——浩瀚而人跡罕至的南太平洋。這裡能夠從最大程度上保證地面人群的生命和財産不受這位天外歸客的威脅。

  且據美國國家地理在線文章稱,目前尚可不必杞人憂天,因為空間站的墜落將逃不出地面控制的手掌心。單就美國掌握的技術水平而言,已經有能力在低地球軌道(高於地球表面數百公里)上同時跟蹤8000個籃球大甚至更大的物體,其中多數是廢棄的火箭和人造衛星,包括500多個航天器殘骸。因而抓住一個空間站,並不能構成挑戰。

  拒絕回歸能否逆轉命運?

  航天飛機退役了,曾經的太空大佬美國接送自家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工作,就不得不仰仗俄羅斯的飛船來承擔。明顯是用人家的心裏沒底,還很嘴軟,一方面美國已經把原“星座計劃”中的航天器挪來給自己的駐空間站宇航員當“逃生艇”用;另一方面,在國際空間站的命運決策上,如今的俄羅斯航天署可是更有發言權——就像該署副署長那沒什麼商量餘地的口吻一樣。

  那麼,除了墜毀大洋、留下孤獨滑落背影這種命運,國際空間站就沒有其他出路了嗎?

  其實,從一項載人航天系統工程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空間站自它完全建成之後,可具備的主要功能都包括以下幾點:

  充分利用及開拓太空資源——人們已很熟悉的太空育種、對地對大氣觀測、部分軍備試驗,這些動作或是利用了空間站上的微重力條件,或是得力於空間站佔據的高遠位置,皆是借助空間站外部的特殊資源才能完成的。

  作為實驗基地開展科學研究——如觀測和探索宇宙太空,監測人造衛星和深空探測器等等,空間站的“地理位置”無疑具有天體物理學和天文學研究的最佳優勢。

  研發多種航空航天可利用的新技術——不局限于測試航空航天設備的新結構和新設備,還可對新能源、新材料的研發起促進作用。

  太空旅遊——該用途或許並沒涵蓋在國際空間站最早的設計圖紙中,但現在卻不得不將其考慮在內。且俄羅斯也已經在此事業上開了個頭,儘管因為缺錢,有點虎頭蛇尾。

  由此可見,一個空間站項目可開展的是一片集合了從觀測、試驗到研究、製造的人類活動新天地。亦因此,才有意見認為國際空間站全站建成後使用年份僅為個位數,殊為可惜。

  美國航空宇宙公司的航空工程師威廉阿羅爾認為,當前並不能完全放棄國際空間站,人們仍需要它來提升太空勘測能力。

  這也正是NASA心中所想。該局發言人布克特表示,目前有一支6人國際團隊正在空間站中進行全面而廣泛的實驗研究。言下之意,空間站的設計初衷仍然在被不斷成功所踐行。

  歐空局和另外一些參與國也斷然不會輕易放棄使用權,而是想方設法地繼續讓這個基站停留太空中。NASA發言人凱利漢弗萊斯還暗示,其他多個國際空間站參與國家的負責人已經就空間站的使用問題達成一致,目前各方正在努力確保其壽命能夠延長到2028年以後。

  十分有趣的是,NASA已經開始著手將空間站打造成為未來的一個全面的星際航行技術研發實驗平臺,以便開發出幫助人類登上小行星、月球乃至火星的先進技術。儘管這種想法目前還停留在設想階段,但無疑為空間站的黯然未來增添了一絲希望。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國際空間站退役之爭:拒絕回歸能否逆轉命運 1 國際空間站的命運在近期成為一個新的討論話題。因為本月稍早些時候,俄羅斯航天署副署長維塔利維多夫在電視節目中宣稱,國際空間站將於8年後即2020年墜入太平洋,結束自身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