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請想象以下場景:某天早上,你像往常一樣來到辦公桌前,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忽然老闆把你叫到了他的辦公室。由於你平時的優異表現,他決定給你升遷的機會;你不僅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職位,工資漲幅也大大超過了你的想象。
這件事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喜悅?興奮的感覺會持續多長時間?
無論這個職位你朝思暮想了多久,無論工資漲到多麼難以想象,果殼網心事鑒定員不得不給你潑一盆冷水,當你得到這個職位之後興奮感很快就會過去,實際的幸福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強烈而持久。
情感預測與影響偏差在心理學中,這種對於未來情緒的估計被稱為情感預測(affective forecasting)[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面臨着大大小小的生活決策,從購買哪件商品,如何過周末,到找什麼樣的工作,與誰談戀愛,這些決策都與情感預測有關。基於對未來的預期,我們努力追求那些(我們認為)會帶來快樂的事物,儘量回避那些(我們認為)會帶來痛苦的事物。
那麼,這些情感預測究竟有多準確呢?很遺憾,大量研究表明我們的預測通常與實際感受有很大的偏差。例如,對於職位升遷,丹 吉爾伯特(Dan Gilbert)等人發現大學講師傾向於認為他們獲得終身教職後會非常快樂,但實際獲得終身教職者卻沒有那麼快樂[2]。與此類似,大學生通常認為和戀人分手兩個月後他們會痛不欲生,但實際分手兩個月的人卻沒有那麼痛苦[2]。不管對好事還是壞事,我們都傾向於高估它們對自己情緒的影響;即使是中彩票大獎或親人離世這樣的重大事件,它們的影響通常也沒有我們估計的那麼大。
如下圖所示,具體來説我們的情感預測(圖中虛線)和實際體驗(圖中實線)一般會在兩個方面存在偏差:首先,我們可能會高估情緒體驗的強度,實際體驗到的情緒沒有那麼強烈;其次,我們也可能高估情緒體驗持續的時間,事件引發的情緒比想象中更容易平復下去。這兩類偏差統稱為影響偏差(impact bias)[1][4]。
情感預測與實際體驗的差異。如虛線所示,人們高估了未來情緒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改編自Wilson & Gilbert (2003)
偏差的原因為什麼未來的事件總要比我們想象得更平淡一些?心理學家提出了以下幾種可能的原因:
首先,預測未來的情緒時,我們可能會遭遇“共情缺口”(empathy gap)[4]。因為這時我們通常處於一種比較“冷”(未喚醒)的狀態;而事件實際發生時,我們則處於一種“熱”(喚醒)的狀態。人們在“冷”狀態下很難準確估計“熱”狀態下的動機和情緒,反之依然。
其次,在針對某件事做情感預測時,我們可能會對它表現出過度的聚焦(focalism)[3]。在一段時期內影響我們情緒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就會忽略其他因素的影響。你可能對於下周的生日聚會翹首期盼,認為那一定是一段興奮的經歷,卻忽略了同一週裏幾門課程考試帶來的壓力。如果能夠把其它因素考慮進去,就能做出更準確的預測。
第三,面對積極的事件時,我們可能會忽視意義建構(sense making)的威力[4]。積極的事件,特別是意外之喜,一開始會帶來新鮮的感覺,但很快就會被我們解釋並納入到自我認知當中,導致習慣與適應。一般人拿到某大公司 offer 可能欣喜若狂,但用不了多久,“某大公司員工”這個身份就會進入他的自我認同,變成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不再引起特別的興奮。
第四,面對消極的事件時,我們可能會低估自己的恢復能力,犯下免疫忽視(immune neglect)的錯誤[2]。就像生理免疫系統一樣,每個人也有着一套心理免疫系統,一旦遇到來自外界的威脅,就會啟動防禦機制,維護系統的穩定。就像在分手後人們經常會不自覺地貶低前男/女友,説服自己對方其實並不合適,從而改善自己的心情。這套心理免疫系統非常有效,但是其運轉通常是無意識的,所以我們很容易忽視它的作用。
如何做更準確的預測?知道了上述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提高情感預測的準確度。為了填補共情缺口,我們可以尋找一些與目標事件類似的情境,設身處地的進行情緒體驗(“究竟要不要買iPad?先向朋友借一台試試”)。為了避免過分聚焦帶來的偏差,我們可以主動拓寬視野,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理解了心理免疫系統常見的防禦機制,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預測面對積極和消極事件時可能出現的心理反應。
不過話説回來,不準確的情感預測未必總是一件壞事;弗吉尼亞大學教授托馬斯 威爾遜(Thomas Wilson)和吉爾伯特認為影響偏差可能具有一定的適應意義[4]。對痛苦的高估使得我們對危險更加敏感,並激發自身的努力來避免可能的惡果(“被領導批評的感覺一定很糟”,所以更加用功地工作);相應地,對於快樂的高估也使得我們更有動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事物。在這些情況下,誇張的情感預測為我們提供了更強的行為動機。
作者係 PsyLeaks 成員
參考文獻
[1] Wilson, T.D., & Gilbert, D.T. (2005). Affective forecasting : Knowing what to wan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 131-135.
[2] Gilbert, D.T., Pinel, E.C., Wilson, T.D., Blumberg, S.J., & Wheatley, T.P. (1998). Immune neglect: A source of durability bias in affective forecas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617–638.
[3] Wilson, T.D., Wheatley, T.P., Meyers, J.M., Gilbert, D.T., & Axsom, D. (2000). Focalism: A Source of durability bias in affective forecas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821–836.
[4] Wilson, T.D., & Gilbert, D.T. (2003). Affective forecasting. In M.P.Zanna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35, pp. 345–411).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