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 節氣養生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季閉藏 萬物休整 遵循“冬藏”養生之道

冬季是健康“儲蓄”的最好季節。冬季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內。人在這時只要順應這一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長壽。

冬至 · 節氣飲食

冬至到了天氣寒冷了,我們最關心的應該是冬至養生吃什麼好呢?冬至是進補的最佳時節,但是也不能大補特補,給身體適當的滋補,讓你在這個冬季溫暖、健康過冬。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冬至 · 民間習俗

冬至一到,開始數"九"。在古代,入九以後,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説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人們開始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大吉之日。所以,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往往選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稱做“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説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冬至 · 詩詞賞析

《冬至》左河水

西北風襲百草衰,
幾番寒起一陽來。
白天最是時光短,
卻見金梅競艷開。

《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説著遠行人。

《小至》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見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