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8年2月22日(農曆大年初七),《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為“舌尖3”)播出第四集“養”。當日晚 “舌尖3”總導演劉鴻彥偕分集導演陳碩儀、片中主人公王澤平在央視新聞新媒體演播室進行了在線直播訪談,為大家講述舌尖上的食養故事。
“食養”講述人和食物的關係 創作難度最大
中國人以飲食養生來保健,發展出獨特的植物學、醫學、營養學體系,創造出賦予自然哲思的養生佳肴。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食養概念的記載。
總導演劉鴻彥透露,本集從創作難度上來講是最難的,需要有一個“度”的把握和十分嚴謹的態度。“從食療到藥膳,最終到食養,我們決定從食物的角度進入,強調‘養’的功能,最終確定了藥食同源。且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當中,食養是其中特殊的組成部分,中國人如今已經過了‘吃不飽’的階段,現在更多的是要注重如何吃好。”
導演陳碩儀談到對於食養的見解,除了關注食物本身,更應當關注人。食物之所以能滋養人,在於人如何用真心理解它,用匠心呈現它。同時,人們也能通過理解自己、提升自己、用心做好自己,來讓食物和人之間發展出更好的關係。熱愛美食的陳導私下還有在手機上做美食日記的習慣,熱愛美食,像寫日記一樣記錄美食,這也是陳導想拍《養》的初衷之一吧。
談到食養,陳導幽默地打了個比方:“人都有個性,食物也有個性。食養就像結婚,你和Ta相處,就要了解Ta,兩個人才能和諧相處。食養講的是人與自然的對應,食材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認識自己,也要認識食材,讓二者合理搭配。”
方便易得 本真就是最好的養
春天的時候,湖南安仁的人們祀神祈谷、趕場交易、吃藥下田。到了夏天,江南一帶,流傳著用南燭葉製作烏米飯,來補益脾腎、安神祛風、烏發駐顏。夏秋之際,在浙江平陽和蒼南,人們習慣去採集“十樣白”等等中草藥,製作出草藥燉鴨來消除暑熱濕氣、滋潤秋燥。菊花盛開的秋天,採菊花,吃菊花,喝菊花茶,對江西婺源的人們來説,可以潤燥清肺、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冬天一到,紹興的酒廠開始投料釀造黃酒,它活血祛寒,這些都是居住在各地的人們補益養生的重要食料。
劉導透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喜歡本真的味道。她認為,本真就是最好的養。“本集最想傳遞給觀眾的是最好的養是什麼?真正好的食物又是什麼?其實就是我們身邊最簡單、方便易得的食物。如第二集《香》裏提到的煎餅馃子,也藏著食養的秘密。它的原料是綠豆,性寒,夏天吃可以,但是冬天吃,需要增加一些輔料來調和食物的性質。除此之外我們會發現,食養是普遍存在的。或許往往最平常的其實就是最好的。所以‘食養’這一集背後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飲食習慣,體現中國人的哲學觀和價值觀。”
確實如此,本集中提到多道美食,例如花膠燉雞湯、當歸生薑羊肉湯、杞汁蒸魚、菜頭湯、艾葉豆腐的原料也是平常食材。在拍攝過程中,讓陳導感觸頗深的一道食養美食是老酒燉雞子,“剛開始接觸時,我們都覺得很普通,之後請教專家,他們説這個東西是一個特別完美的東西。我很吃驚,這個有那麼好嗎?它不就是一個蛋把酒封起來嗎?其實它的做法蘊含著去濁揚清,推陳出新的原理,通過改變雞蛋的性質,變成適合所有人的一個菜品,這個過程真的很神奇。”
“養”有道 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什麼是最適合的食養,陳導講到,“食養其實就是適當地吃東西,要“看天氣吃飯”。天,不時不食;地,就是地域性;人有不同的體質,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雖然方便易得,但講究科學配比,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做法亦有講究,是蒸、是炒、是煮,決定了食物的功效。除此之外,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身體不能一直‘養’,食養關係是變化的,比如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身體性質已經改變,這時候飲食上就需要作出調整。”
年輕的國醫班學生,對於食養自有心之道
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一名學生,王澤平就讀于岐黃國醫班,岐黃國醫班是學校的頂尖班。王澤平對於食養的理解正如古文所説:“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具,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不要做有損自己身體的事情,用心生活,關注飲食健康。私下裏,王澤平經常通過日常飲食的改善照顧媽媽的身體健康,他很慶倖自己學習了食養這方面的知識。《後漢書•列女傳》“親調藥膳,恩情篤密”是媽媽照顧孩子的故事,今天換我來為媽媽做些事仿佛時空有了神奇的轉換,但是不會變得是媽媽和孩子的感情和食物中深藏的愛。
中國傳統食養文化,海內外備受歡迎
片中王澤平的師姐是美籍華人,特地從紐約到北中醫來留學。學校中有一個中藥體驗館,專門接待全世界來這裡體驗中藥文化的人 ,澤平和學姐一起負責過中醫飲食部分,招待過很多外國人。王澤平透露,當外國朋友吃到這些美食時,他們的反應一個是“哇,真好吃!”第二個是“怎麼做?我可以學嗎?你可以教我嗎?”第三個是“我可以買嗎?我可以帶走嗎?”食養是全世界的概念,對於中國傳統的食養,外國人也都特別歡迎、特別喜歡。
有溫度的食養 給家人最好的味道
“無論是片中主人公朱傑的仙居土菜,劉維榮的菜頭湯,還是王澤平的山藥雞子黃,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為了照顧好家人的身體,這種直接的情感,讓人感動。”陳導説,他們手中的美食是有溫度的。
讓陳導感動的正是片中這群年輕人,他們一開口就是食養之道,引經據典,陳導説,“你會覺得有點欣喜,這麼年輕,他懂那麼多,而且他在通過吃實踐優秀的傳統文化。你會覺得神奇,這些好的東西真的會被傳下去。”
食物是中國人感知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同時,食物也定義著我們的內心,不斷提升生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