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紀錄片《生門》:莊嚴生命與和諧醫患的禮讚

紀錄動態 來源:新華社 2016年12月12日 11:29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手術臺上産婦血崩,産婦要子宮還是要生命?手術費不夠,如果産婦大出血,是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為生男孩,第三胎時子宮已薄如紙張,母子能否平安?孩子沒了胎動,要不要給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

將於12月16日起在全國上映的紀錄電影《生門》,講述了4個遭遇極端情況的産婦家庭在醫院經歷的種種考驗。導演陳為軍帶領攝製組駐紮在中南醫院的婦産科跟蹤拍攝了2年,從40個故事中選取了4個進行呈現。

“每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充滿了儀式感,而婦産科就是一個高度濃縮滾滾紅塵的地方。在這裡集結了窮與富的對比、生與死的掙扎、舍與得的糾結、老與少的代溝。”陳為軍説,“影片通過這些寶寶來到世界的曲折故事,反映生命之歌的華美、莊嚴,為我們的社會獻上一部歌頌生命、歌頌母親、歌頌醫患之間和諧的樂章。”

陳為軍曾獲得多個國際紀錄片獎項,代表作有《出路》《日出日落》《山區法官》《全球最大的中餐館》《請為我投票》《好死不如賴活著》等。 

他的新片《生門》尚未公映,就獲得了業內的關注。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説,片中四個家庭在産房內外遇到的極端情境展現了很多涉及醫學、經濟、倫理、人性的考驗。

“當一個父親為生不生孩子、救不救孩子而苦惱的時候,他的內心掙扎一點兒不亞於哈姆雷特;當一個父親每天被催著交錢、可就是借不來錢、沒有錢就救不了孩子的時候,他又是面臨著怎麼樣的心理壓力?”張同道説,人性尊嚴、人性的擔當、人性內部複雜的情感和責任等都在這部電影中呈現出來。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説,影片對産婦、家屬、醫生、護士的人性進行了深刻展示,尤其醫生與新生兒父親就要不要救有天生缺陷嬰兒的爭論段落讓他印象最為深刻,其中含著人性的探討,也包含著對醫療規律的探討,既有對財富的聯絡,又有對生命的眷顧。 

“我會把這部片子拿來做教學。”王一方説,“現在的許多年輕情侶可能認為談戀愛的風花雪月就是愛了,其實不是的,這背後有太多的責任和擔當,這部電影對於我的學生來講才是真正的成人禮。”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趙軍認為,《生門》的溫度在於母愛、父愛、兄弟之情以及醫務人員無條件的大愛。“當夏錦菊為保住子宮而在手術臺上死去活來後回到病房時,她的父親在床沿撫摸自己女兒的手的那段鏡頭,畫面的溫度是那樣熨帖;當陳小鳳臨産逼近,而她的老公湊不齊必須交的五萬塊錢,她老公的哥哥不得不走鄉串戶幾百塊一千塊去借錢的畫面,我們百感交集的淚水裏一定加升著兄弟情深的溫度。”他説。

生門 |
我要糾錯編輯:宋瑩瑩 責任編輯: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更多
《傳家》
體驗最中國的生活情趣和智慧。詳細 >
《品牌的奧秘》
通過品牌的窗口觀察世界。詳細 >
《大運河》
世界最長運河穿過的中國歷史詳細 >
紀錄圖集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