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時間是一道必須邁過去的坎兒
2016年的農曆春節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機房窗外漫天雪花,鞭炮聲聲。我和部門的幾位同事正在加班加點趕制6集大型紀錄片《猶太人在中國》,由於交片的日期日漸臨近,也因為想為春節假期騰出一些時間,我們像戰場上殺紅眼了戰士,夜以繼日的奮戰在電腦前。在晚飯的空隙時間,部門的董主任神秘兮兮地向我們透露了一個消息“據説,又來了一個大片兒,你們幾個都得上”,聽到這個消息,我心頭一震,內心揣測“不會又是一個週期短任務重的片子?”,墨菲定律再一次顯靈,正如我們所料,這部名為《中共六大紀事》的四集大型紀錄片,從撰稿到製作完成的時間只有短短的3個半月的時間,這是一個怎樣的製作歷程?撰稿審稿改稿一個月,拍攝一個月,編輯製作1個半月,從專業角度看這不是深圳速度,這是宇宙第三速度。
因為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95週年,這部獻禮片要趕在今年的七月一日播出,這是硬指標,所有的拍攝製作的程序都要以此按時間倒敘排出時間表,這就有了以上的各個規定動作的時間安排。這是時間表,也是命令。從2016年的3月開始的每一天清晨睜開眼睛,我們都是帶著任務開始一天的工作,而睡覺時也在盤算著今天的任務完成與否。電視行業時間是一道躲不開的坎兒,而對我們而言,時間也是一道必須邁過去的坎兒。
一次寶貴的黨史進修班
作為有15年黨齡的“老”黨員,加之這些年關於黨史黨建的片子也做過不少,曾經自信自己的黨史知識還是過於常人,在專業人士那裏屬於夏蟲可以語冰、井蛙可以語海的級別,但是當我深入了解中共六大的歷史,我又感覺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猶如一部鴻篇巨制,它的每一章都充滿著篳路藍縷的艱辛曲折,它的每一頁都飽含著共産黨人的熱血傳奇。所有的事件的發生都有它的前因後果,每一個人物興起或隕落都曾在這片恢弘的歷史天空留下過耀眼的光芒抑或劃過天際的一抹亮色。正所謂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所以,糾正以往的“還行”的心態,重新以小學生的姿態面對任何一段歷史。“中共六大”可以獨立成篇,它的前因後果、人物言行,作用影響都是足以以幾部數十萬字的學術著作或若干集30分鐘以上的紀錄片來呈現的。
為了補齊這段黨史的空白和短腿,我們除了向專家諮詢更多的是不停地翻閱相關的黨史資料,每天縈繞在腦子裏的是“毛澤東為什麼沒有參加六大?”,“瞿秋白在會上都説了些什麼?”,“立三路線和王明路線的形成和後果”等等,這些困擾我們的問題不僅關係到我們本人對這段歷史的理解,更加關乎紀錄片腳本稿件對史實把握的嚴謹度,所以,一個月地鑽研,修改,研磨,30天的討論、推倒、重新再來,我們成了小“學究”,稿子也漸漸變得眉眼清晰、飽滿豐盈起來。
我們是“拍攝急行軍”
曾幾何時,行業內部有言“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牲口使”,如今這又變成了慘兮兮的事實。“四集,每集1000分鐘的拍攝量,一個月的時間”面對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怎麼能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不惆悵?所以以上行業警句就變成了這次任務的口號。而拍攝形式採取多機組套拍,共分四個拍攝小組,每一組由一個編導兩位攝像員組成,這四個小組被派往不同的地方,拍攝的內容並不是按每個組專為某一集拍攝,而是將內容打散,按地點套拍,也就是每一組拍的是全部紀錄片的某部分內容。最初,拍攝組中的三位男同胞被分到全國的不同拍攝地點,華東、華中、西南、東北等等,唯一的一位女同事被分到了首都北京,主要是考慮到女編導限于體能原因另外心思縝密,在北京負責專家的聯絡採訪,按理説,這也是一個綜合考量,科學調度安排的工作方法。正當我們磨刀霍霍整裝待發之時,風雨突變,在協調會上領導們改變了工作安排,一組男同事被調到北京和女同胞並肩作戰,共同採訪專家學者,而在中國南方的許多地方的外景拍攝和採訪被分配給了我這組,理由是北京採訪任務重,而帶來的後果是,我這組的拍攝任務增加了一倍,大的拍攝地點由7個變為13個,這是一個怎樣的結局?這是一個怎樣無奈?還是那句口號:有困難,要克服,是工作,須完成!
4月3日,我和劉洋、鄒北冰兩位攝像同志,星夜兼程,踏上了萬水千山的拍攝路程。
上海5天4夜,四川6天5夜,福州2天1夜,江西贛州4天4夜,興國、泰和2天1夜,井岡山7天6夜,長汀、古田1天2夜……,分不清週六週日,記不得清明五一,每天行色匆匆,通常在一個地點剛剛開始拍攝,就要開始聯絡下一個地點的拍攝事宜和車票住處,每天早上7點便出門趕車,晚上7點夜幕降臨才始收工。如此下來,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攝製組跑了15個地方,完成了13個地點的外景拍攝及採訪,神奇地圓滿地完成了既定任務,與其説我們在與時間的賽跑中勝出,不如説我們戰勝了一個曾經認為“不可能達到”的心魔。
速度和效率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所以在平均兩天挪動一次拍攝地點的“行軍”中,我們儘量避免在一地久留或安營住宿,在江西瑞金到福建長汀古田一線的拍攝中,我們曾經坐著高鐵進行一日多地拍攝的“戰例”。早晨7點半坐上從瑞金直達長汀的高鐵列車,20分鐘後抵達福建長汀,計算好在這裡拍攝的時間,下車便購買了4個小時後去往下一個地點上杭縣古田鎮的火車票,我們三人留下一人“看墩兒”,其餘兩人趕往拍攝地點,進行拍攝。福建省委舊址的內外景,長汀縣城的俯瞰全貌,及街道百姓風貌,三個小時零十分鐘便拍攝完成,我們兩人風塵僕僕趕回車站,坐上去往古田的列車,40分鐘後抵達古田會議舊址進行拍攝,然後又趕往下一地點,一日三地,行程300公里。同行的曾在我臺新聞部工作過老攝像鄒北冰一直説:紀錄片部的工作節奏太過緩慢,經過了這次拍攝後,他感慨道:“這個速度,已經超越了新聞部!”。
有了速度和效率,並不意味著降低拍攝質量。在我們的拍攝預案中,對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和事務都提前做了相應的準備,腳本分鏡頭細緻描寫,天氣情況的預判,被拍攝單位的接洽聯絡,拍攝地伙食安排事無巨細,必須一一落實,否者拍攝就會遇到各種阻礙。
而在拍攝過程中,我們也沒有因為時間緊張而降低拍攝標準,每一條的拍攝都必須合乎紀錄片對鏡頭的拍攝要求,搖鏡頭微晃會被喊停,光線不好會打燈補光,遊客闖入會耐心等待,禮貌清場,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中完成。
敢問路在何方
“劍閣崔巍而崢嶸,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四川劍閣縣拍攝中國共産黨十大政綱石刻,我們遇到的不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畏途巉岩,而是沒有一個合適的高點,來拍攝這個紅四軍長征開始後的第二站,劍門關的危岩峭壁難以攀爬,而且山上固然高但是拍攝的全景過大,效果並不好,而選擇一棟有平臺的高樓便成了當務之急。
由於縣城不大,高樓很少,去了幾家,當物業知道我們的來意時,腦袋都搖得像撥浪鼓一樣,雖然我們出示了記者證,但是在他們看來,除非有政府的指令,否者爬上這麼高的樓,萬一齣了意外,他們誰也承擔不起。所以我們吃了半上午的閉門羹。直到我們來到一家開私人醫院的樓盤物業。或許是我們的執著感動了她們,亦或是我們攝像高大俊朗的外形打動了那位清純的川妹子經理,她乾脆地把一串叮噹作響的鑰匙給了我們,於是我們得以爬上一座20層的高樓,結結實實地把整座縣城的全景拍了個夠。而《中共六大紀事》第四集的開篇第一組開闊的縣城全景鏡頭,便是從這次拍攝中的素材中遴選出來的。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人宵遁”,對於烽火豪情的井岡山,我是早已嚮往不已。正所謂“久有淩雲志,初上井岡山。千里來尋聖地,舊貌換新顏”,井岡山壯美的自然景觀和紅軍的革命往事是我們前往拍攝的強大動力。為了拍攝到井岡山的壯麗的雲海日出,在井岡山的最初兩天我們來回穿梭于黃洋界和茨坪風景區之間,由於景區遊客大巴總是不能停靠在我們認為視角最佳的拍攝地點,我們總是從遊客的觀景區扛著拍攝設備步行幾百米,或躑躅上行,或跑步下山,到達我們滿意的地點進行拍攝。伴隨著氣喘吁吁和淋漓的汗水,一組又一組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畫面便由此誕生了。
井岡山主峰海拔近1800米,層巒疊嶂,山勢巍峨,地形險要。近年來隨著井岡山風景區景區建設的日益完善,各景點之間的山間公路修葺得宛如盤龍玉帶,九曲通幽。對於許多遊客而言,曲折盤山路並不是什麼問題,或許還能為他們帶來一些樂趣,但是對於我們一天要上山下山3、4次進行取景拍攝的人來説,無疑是一種遭罪。景區大巴司機常年行車于山路之間,對於各種彎道諳熟於心,他們無所顧忌地加大油門,急轉急行猶如家常便飯,這可就苦了我們,雖然我平時並不暈車,但是幾趟下來,也是天旋地轉,嘔吐感時時爆發。
比暈車更加嚴重的是,危險狀況的發生。就在我們暈頭暈腦地坐著景區大巴在一面是懸崖山區行進中,從山腰處一個岔道突然開出一輛小客車,或許是這輛小客的速度太快,也許是我們這輛大巴車的司機有些溜號,兩輛車都有點反應不及,但又都緊急踩住了剎車,我們大巴車裏的乘客呦的一聲,身體一起向前擁去,好在大家都在座位上,把住前方的座椅靠背,便都虛驚一場,唯有最前方副駕駛位置的一位乘客,由於前方沒有座椅,哎呦一聲竄了出去,一下撲倒在大巴車前方出口處,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主攝像師劉洋同志。劉洋下意識地迅速站了起來,撲打撲打身上的灰塵,説了句“你這是咋開的車啊”,悻悻地到後面找了一個安全的座位坐下了。事後經查劉洋這次小意外造成了跟腱挫傷,在之後幾天的拍攝中一直堅持帶傷工作,直到一個月後回到哈爾濱的他走路還是有點一瘸一拐,沒好利索。我曾半開玩笑説:“大哥,我對不住你啊”,他對著我微微一笑:“沒辦法,這就是工作”。
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丁香花開的五月,到夏雨飄飛的六月,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們紀錄片《中共六大紀事》組的編導們奮戰在機房,無論樓外春燕呢喃還是細雨纏綿,都似乎與我們無關,正是一入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30余日的日日夜夜,我們不停地挑選最合適的鏡頭,最精緻的畫面,以及最動人的配音,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是一件帶有深刻寓意內容豐富的藝術品。它是我們奮鬥4個月的舉身心之力打磨的誠意之作。我們在眾多專家學者的幫助下講述一段很多人不曾熟悉的歷史,這段歷史情係家國命運,事關理想矢志不渝,它的深沉與壯闊是我這個紀錄片創作者在拍攝和製作中所深切感受到的,而這些也是我想與觀眾分享的。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記錄歷史,書寫未來。這是一份理想和追求,我還在路上。
/申江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