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當人們發現在國外購買商品,即使加上運費和關稅也比國內便宜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加入海淘大軍。但是,週期長、風險大、維權難也一直困擾海淘族,海淘族需要一個通暢安全的渠道。
隨著跨境電商試點“保稅進口”模式的啟動,上海的“跨境通”、寧波的“跨境購”、鄭州的“E貿易”平臺、重慶的“愛購保稅”等一批跨境電商平臺,為海淘族打開了一扇門,國內海淘族似乎看到了春天。
進口試點尚屬起步階段
目前,在10多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中,獲得跨境電商進口試點資格的有6個試點城市,分別是上海、杭州、寧波、鄭州、廣州和重慶。
記者從上海、寧波兩地海關了解到,2013年底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啟動“跨境通”平臺,截至3月30日,自貿區保稅進口模式下累計成交訂單26766筆,訂單商品主要為星冰樂、奶粉等進口食品。寧波跨境電商進口業務自2013年11月底開展以來,截至3月30日,共驗放15017票商品,貨值497.5萬元,品種主要是尿不濕、不銹鋼保溫杯、食品等。海關內部人士也坦言,試點進口業務尚屬起步階段,提升的空間很大。據海關總署統計,截至3月3日,試點進口業務累計驗放進口包裹約2.4萬票,貨值852萬元。而2012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483億元,2013年達到7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關總署規定,消費者在消費前必須通過實名認證,個人寄自除港澳臺外的國家和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1000元,在一年內個人消費者購買的商品總價應不超過2萬元。“‘保稅進口’模式最受關注,是因為對於消費者而言具有很大便捷性。跨境電商平臺大幅降低物流費用,大幅縮短物流時間,有質量保障,有售後服務。”工信部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王喜文表示,希望未來海關總署考慮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需要,及時根據金融和國際貿易發展情況對限制規模進行相應的調整。
保稅區可打造進口通道
從數據上看,海外代購市場龐大,跨境電商進口試點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短期內,試點地區及其企業提供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未必能夠滿足目前規模龐大的海淘族需求。
王喜文認為,我國34個保稅區將是最有方便條件開展“保稅進口”模式跨境電子商務的。借助保稅區,海外商品以批量運輸方式進境,形成進境備案清單,在保稅區內保稅存儲。消費者網上下單後,由保稅區域內儲備貨源直接發貨,減少消費者網購等待時間,且貨物在保稅區域內出入境都有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嚴格監管。“這樣可以保障商品質量,再加上保稅區內由於貨物存量充裕,也能保障客戶退換貨等售後服務。”王喜文説,從現有條件和未來發展趨勢來看,保稅區是跨境貿易進口試點的下一個大突破,跨境電商在全國推廣的下一步就是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貴陽綜合保稅區等我國30多個保稅區。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日前表示,各地對進口試點的呼聲很高,希望開展進口試點。海關總署將會同有關部委,加緊總結評估。同時,還將加大科技支持和保障,加快推動電子口岸平臺與電商企業、相關政府部門的聯網信息共享。
今年2月天貓國際平臺上線,已先後與鄭州綜合保稅區、寧波保稅區以及杭州跨境電商産業園簽約合作,部分産品將從保稅區派送全國。如果類似業務能夠更多地開展,海淘族終於可以坐在家裏,就方便地“買全球”了。
搜索更多 電商 跨境通 的新聞
- 2013-10-06 00:00:00 [東方新聞]上海自貿區:首批入駐項目“跨境通”電商平台啟動在即 20131006
- 2013-10-07 00:00:00 [看東方]上海自貿區:首批入駐項目“跨境通”電商平台啟動在即 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