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從2012年2月開始,跨境電子商務在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地開展試點。目前試點城市已增至15個,尚在排隊申報的城市還有很多。依託試點城市各項業務的開展和國家政策的支持,在傳統外貿年均增長不足10%時,跨境電商卻保持30%以上的增速。
但是這個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軟硬體環境均不成熟。艾瑞諮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為2.3萬億元,同比增長31.5%,只佔整體進出口貿易額的9.5%。
迅猛發展中的困難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家,境內通過各類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已超過20萬家。中小型外貿企業和個人通過電商平臺出口,包括eBay、阿裏巴巴、亞馬遜、敦煌網等。
國家從2012年開始加快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業務模式共有四種,分別是“一般進口”“保稅進口”“一般出口”和“保稅出口”。據海關統計,2012年2月~2014年3月3日,出口業務累計驗放出口清單21萬份,歸併形成出口報關單1359票,價值約2200萬元。進出口業務累計貨值僅3000多萬元,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國外用戶的跨境支付,是目前我國跨境電商最大的問題。”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王喜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説,支付不方便,是妨礙外國人購買中國商品的原因之一,我國的金融創新有“軟肋”。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平臺搭建、國際物流、支付系統、信用體系等一系列問題,都是新興的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在通關的便利、成本等方面,這些試點究竟給我們的跨境電商企業帶來了哪些實質性變化?其實還沒有,這只是剛剛開始。”近日,清華大學教授、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專家委責任專家柴躍廷指出,目前跨境電商試點,仍然面臨通關、商檢、結匯、退稅等難題,帶來的好處還與目標相距很遠。
試點政策中的“紅利”
儘管跨境電商試點效果還有限,但這並不妨礙地方政府推進跨境電商的決心和申報試點城市的熱情,北京是眾多排隊申報城市中的一個。
4月1日,北京市發佈了推進跨境電商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分兩個階段推進跨境電商工作。在此之前,北京選擇京東與EMS進行跨境電商預演,探索出跨境電子交易的流程和各方面的監管模式。參與預演的北京海關內部人士告訴國際商報記者:“這次預演非常順利,基本沒有問題,現在只等上面的政策。”“北京市促進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能夠提升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強外貿可持續發展能力。”王喜文告訴本報記者,這還能夠培養一批具備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基礎、組織體系健全、樞紐輻射作用強、誠實守信的企業,引導外貿轉型升級。“試點開展跨境電商,可以增強試點城市貨物、服務的集散功能,同時有利於外貿轉型升級和做大增量。”有業內人士分析,地方政府熱衷申報試點,一方面是看到飛速發展的跨境電商背後所蘊含的實際經濟利益,可以將這些利益轉化為政府收入;另一方面,由於近兩年傳統外貿不景氣,政府也急需在外貿上找一個新的增長點和亮點。所以只要有機會,都不會放棄爭取試點政策中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