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中國經濟改革首季報之三:政策立足“硬數據”

發佈時間: 2014年04月10日 1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中國經濟近來承壓運行,年初經濟增速呈現放緩態勢。不過,細觀這部“經濟儀錶盤”,人們仍能讀出中國經濟蘊藏的“正能量”和經濟動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近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分別為7.5%和7.3%,並沒有像一些國際投行那樣調低預期。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布朗夏爾指出,放慢的增速是中國追求更平衡增長的副産品,而這個副産品是人們願意看到的。

  今年前兩個月的數據投射出經濟結構優化的新動向。工業方面,鋼鐵、水泥等傳統工業增速明顯回落,但高科技産業增速加快。投資方面,固定資産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産業和民間投資在投資總額中的比重繼續提高。消費方面,大眾消費快速增加。

  不少專家指出,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正在逐步恢復。一方面,一直處於疲弱狀態的小企業生産經營趨於好轉。小企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最近兩個月連續回升,2月份扭轉持續5個月下降局面上升了1.8個百分點,3月份環比又上升0.4個百分點達到49.3%,創下半年來新高。

  今年3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結束了自去年11月份以來連續3個月的回落。作為宏觀經濟重要的先行指標,PMI的回升讓人們看到經濟平穩向好的整體態勢。

  另一方面,就業形勢趨好。3月份從業人員指數出現近4個月來首次回升,其中,小企業從業人員指數回升最為明顯。穩定的就業形勢無疑給中央政府推行結構性改革留下更多的操作空間。

  一些受訪專家指出,這些數據反映出中國經濟目前仍處於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為中央政府關於在促改革、惠民生、調結構協同並進中穩增長的改革思路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雖然中國經濟增速面臨放緩,但與其他經濟體相比,仍屬於較高水平。IMF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均下調0.1個百分點,分別降至3.6%和3.9%;發達經濟體今明兩年增速將分別達到2.2%和2.3%;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今年整體經濟增速預計為4.9%。

  隨著歐美經濟好轉,外貿形勢有望回暖。之前,由於發達經濟體經濟狀況不如預期樂觀,中國2月份出口出現負增長。但據IMF最新預測,全球經濟將在今明兩年持續改善,主要動力來自發達經濟體。其中,美國復蘇基礎穩固,今年增速將達2.8%;歐元區經濟預計將增長1.2%,比此前預測高0.1個百分點。

  加拿大豐業銀行資深國際經濟學家圖利·麥卡利對中國當前的經濟數據表示認可,認為中國在經歷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目前發展階段經歷的過程,“我認為這不是糟糕的增長數據。與發達經濟體相比,增長仍然相當強勁”。(參與記者:胡曉光、劉凡、蔣寒露)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