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觀點

優先股能否拯救A股

發佈時間: 2014年04月05日 11: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央視網(記者 郭勇)3月21日,醞釀多時的優先股正式政策《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正式出臺,資本市場反響熱烈,當天交易日上證指數大漲2.72%,重回2000點之上,A股頹勢逆轉。

  當天,大盤藍籌表現搶眼,尤其曾表示要推出優先股的浦發銀行以漲停報收,銀行板塊集體走強。不少投資者認為,A股大盤藍籌價值低估,有不少優質龍頭公司甚至跌破凈值;而小盤股大行其道,交投活躍,以致整個A股市場投機氣氛濃厚。

  從資本市場對優先股積極反饋看,不少股民對後市看多,認為優先股政策將改變A股市場重籌資、輕回報的現狀,股民可以逐漸回到價值投資軌道,有利於A股重入“牛途”。

  “優先”在哪?

  相對於普通股而言,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産分配權利方面有優先權。一般來説,優先股股東沒有選舉及被選舉權,對公司的經營沒有參與權,且不能退股,只能通過優先股的贖回條款被公司贖回。

  儘管優先股在國外並非新鮮事物,但我國證監會態度相對謹慎,直到2013年12月13日方始徵求各界意見,社會各界對此關注度頗高。截至2013年底,證監會收到意見和建議459份,其中個人投資者意見434份,仲介機構意見19份,發行人意見5份,其他部委意見1份。2014年3月21日,《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正式發佈實施。

  優先股對從2007年一直處於下降通道的A股主板市場作用何在?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總結了五大積極因素:一是有利於企業直接融資,二是有利於商業銀行創新資本工具,三是有利於為投資者提供固定收益産品,四是有利於企業兼併重組,五是有利於豐富證券品種,促進市場穩定發展。

  有專家認為,對於整體交易不夠活躍的A股,引入優先股制度由於有固定收益的保障,對社保基金和養老基金等大機構的吸引力將大大增加。對於企業融資來説,優先股既可融資,又不影響原有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的優勢,亦有相當優勢。

  巴菲特巧用優先股

  股神巴菲特青睞優先股,並從中賺得鉅額利潤。

  2008年美國次債危機愈演愈烈,9月23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夏-哈撒韋公司向高盛投資50億美元,認購50億美元高盛長期優先股,股息為10%。

  2011年3月19日,高盛集團向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支付56.5億美元,購回50億美元的優先股,同時一次性支付16.4億美元利息。這筆高盛優先股兩年半的投資,使股神巴菲特獲利37億美元,利潤率高達74%。

  上世紀90年代之後,美國優先股發展迅速,市場規模從1990年的530億美元增長到了2013年10月的3900億美元。美國優先股廣受青睞的原因之一是股息率高,優先股分紅率在6%-9%之間,遠高於同期普通股分紅率以及債券收益率。

  美國優先股集中的行業幾經變化,歷史上曾廣泛應用於採掘、冶金、紡織、農業設備等行業,2000年後,主要集中在金融、通信、公用事業、消費品等行業;2008年金融危機使得金融優先股發行數量迅速上升,最高時佔比約85%。

  雖然優先股在美國資本市場規模不大,僅佔總市值2%左右。但在在美國幾次經濟轉型和危機救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在金融危機中被用作主要的救援工具。

  優先股的擔憂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對優先股的正面影響十分樂觀:“恢復藍籌股的融資功能,增加藍籌股的活力,提供了部分公司並購重組的資金來源,通過回購公司股票穩定市值,是一個救市政策措施。” 

  申萬研究發展研究部高級研究員陳靜表示:“由於優先股發行成本高,因此還需要發行人具備較高的凈資産收益率,即凈資産收益率大於優先股綜合發行成本。”陳靜認為,考慮到高成本的問題,優先股並不構成大盤藍籌的重大利好,“從發行成本看,優先股的發行成本除了股息率之外,還包括承銷成本和稅收成本。”

  財經評論員金梓分析,業績穩定的大型藍籌股發行優先股,很可能侵蝕普通股的利潤空間。假如某大盤藍籌股價7元,優先股的固定股息為每年8%,普通股股民只有每年分紅0.56元才能與優先股持平。一旦公司利潤下滑,削減普通股分紅首當其衝。

  就在4月3日,金山軟體公司宣佈以9000萬美元認購迅雷系列E優先股。若轉為普通股,相當於擁有迅雷已發行股份總數約9.98%。

  優先股作為發達國家早已實行的證券補充手段,在我國A股疲軟背景下出臺,被投資者寄予厚望實屬自然。優先股能否助益我國A股在保障股民利益上更進一步,尚需觀察。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