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油門”何時放開

發佈時間: 2014年04月02日 19: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央視網(記者 史江鑫)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在上海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地煉市場與發展峰會上,中石油內部人士透露,2014年原油進口配額方案基本敲定,即將出臺,並稱此次配額的規模較以往有所提升,對各類民企開放程度也將更大。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鑫民也表示,“去年中國化工集團獲得1000萬噸原油進口指標,這個數據今年有望達到2000萬噸。”

  據了解,我國目前僅有5家國營企業擁有成品油進出口權,成品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實際操作中只有燃料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制約民營油企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原料缺口,原油進口配額放開對國內地方煉廠利好影響更大,一方面解決了上遊資源緊張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地方煉廠油品的質量改善也有一定幫助,但申請到原油進口配額還需要煉廠本身有一定的技術能力。”

  難産的政策

  早在2002年,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第19號公告發佈了《關於原油、成品油、化肥非國營貿易進口經營企業資格備案申請條件、申報材料和申報程序》的規定。但國內22家擁有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的企業中,有國營背景的企業超2/3,僅有幾家民營企業獲得進口資質,且實際上因種種限制,並沒有真正發生過進口業務。

  長期以來,地方煉油廠受進口配額的限制,進不到足夠的原油進行加工,只能採購價格高的燃料油替代。據卓創統計,2013年山東地煉一次加工能力約為1.2455億噸,而相比1億多噸的産能,山東地方煉廠每年拿到的原油指標只有170多萬噸。受困于原料問題,山東地煉2013年實際發揮的産能僅在4500萬-5000萬噸,開工率不足40%。面對高準入門檻,民營企業長期夾縫中艱難生存。

  201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明確指出,“本著有利於結構優化、淘汰落後産能的原則,賦予符合質量、環保、安全及能耗等標準的原油加工企業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

  10月,國研中心首次公開了“383改革方案”,該方案提出了以形成成品油定價新機制、放寬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準入為突破口,推進石油天然氣行業改革。放開對進口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限制。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調整原油進口和使用政策的要求,有關部門召集相關研究機構設計地煉進口原油的分配原則和方案。

  10月14日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於《煉油企業進口原油使用資質條件(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的特急文件,文件提出要積極爭取國家增加原油計劃指標,放開對地方煉化企業加工進口原油的限制,給予1000萬噸/年原油非國有貿易進口資質。隨後包括中化弘潤、東明石化、濰坊海化等十幾家有實力的地煉企業遞交了申請材料。不過,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斌認為,“最終能如願申請到配額的應該只有三四家”。

  按照上述意見稿,煉油企業進口原油使用的資質條件除“具有商務部頒發的成品油批發經營資質、具有獨立銷售網絡、儲運設施、儲備能力”等定性標準外,還需“一次加工能力不低於500萬噸/年並且單套裝置不低於300萬噸/年,二次加工能力不低於300萬噸/年,三次加工能力不低於400萬噸/年;開工負荷率高於50%,主要裝置運行週期大於8000小時/年。”在這些限制性的條件下,以山東地煉為例,目前能滿足條件的煉廠屈指可數。即便如此,1000萬噸原油進口配額,對於山東地煉市場來講也是雪中送炭。

  然而,當時業界普遍預測2013年國慶期間政策就能落地,卻一度因為配額分配的爭議卡在發改委,直到今年3月底才又一次出現鬆動的跡象。

  山東地煉走進“春天裏”

  山東地煉是國內的地煉老大。據統計,國內地煉版圖上,山東地煉一次加工能力超1億噸,佔全國地煉的66.73%,西北地煉佔13%,其餘分散在東北、華南等地,不成規模。就整個中國煉化一次加工能力6.9億噸來説,山東地煉也佔據了超18%的比例。 

  一直以來,山東的民營企業為謀求發展壯大就在不停尋求政策層面的支持,在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就曾兩度向政府提交《關於加大進口石油建立國家能源戰略儲備機制的報告》,反映民營企業的訴求,報告建議,將民營企業近2.3億噸的倉儲資産納入國家石油儲備體系,同時還應充分發揮民營石油企業的進口和儲備能力,鼓勵民營石油企業到國際市場找油。2010年,在“新36條”出臺後,該項建議終於得以落實。

  不過,囿于原料供應等難題,山東地方煉油企業仍面臨長時間停産、開工率不足等困境,即便有企業能採購到高價的燃料油,為了保證企業利潤,也只能選擇“時開時停”。

  2009年,為了爭取國家層面的支持,山東省在發佈的《山東煉化工業調整振興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中提出,將“整合省內地方煉油企業,組建山東省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主動爭取每年1000萬噸的原油自主進口權。

  該《意見》指出,“從2008年8月份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快速回落,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已經降到40多美元/桶,但地方煉油企業去年8月份以前囤積了大量的高於100美元/桶的高價原料油,導致煉油成本居高不下。”

  由於現行政策不允許地煉企業加工進口原油,且國産原油配置計劃少,長期靠進口燃料油來維持生存的地煉企業苦不堪言。

  直到2013年10月,山東地煉企業才看到希望的曙光,呼籲已久的“放開民企加工進口原油限制”終於在國家能源局下發的《煉油企業進口原油使用資質條件(徵求意見稿)》中得到了體現,該意見稿提出“給予1000萬噸/年原油非國有貿易進口資質。”

  原油配額的放開,不僅能在一定程度解決煉油原料的問題,還可以降低成本,山東省煉油協會會長劉愛英錶示,“如果有了原油進口配額計劃,地煉企業在購買原油時就不需要繳納消費稅,1噸原油節省1000元左右成本。如果1000萬噸的原油配額得到落實,僅稅費環節每年就能減輕100億元左右資金壓力。成本降低,更多優質原料通過山東地煉強大的煉油深加工裝置,生産出來的油品質量必將得到大幅提升。”

  爭奪國際定價權  

  原油作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資源,與其對應的原油期貨即將上市的傳言從去年來就不絕於耳,而原油期貨市場建設的大背景則是原油進口權壟斷問題。隨著進口配額的放開,現貨市場主體嚴重缺乏的局面將得以改善。

  據了解,今年2月中旬以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5項關於金融改革的細則密集出臺之後,備受關注的原油期貨也進入衝刺階段。央行、證監會、外匯管理局等多個部門已組成一個部際聯席工作小組,推動原油期貨落地。知情人士稱,目前交易所各項工作基本就緒,只待高層拍板。

  原油期貨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自二戰後,國際原油定價一直掌握在歐美發達經濟體手裏,在現有的不合理的定價體系中獲得定價權是中國原油期貨的一個重要歷史使命。

  財經評論家張平撰文稱,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凈進口國,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缺乏應有的“話語權”和“定價權”,開設原油期貨就是要爭奪國際原油的定價權。

  張平認為,當前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加之我國貿易順差趨於平衡,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的勢頭得到基本遏制,預計人民幣匯率波幅將更趨市場化,而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就意味著油價的穩定,這將有助於提高我國對國際原油定價的話語權。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也強調,自貿區原油期貨要實現爭奪國際原油定價權的歷史使命還需要內部相關的改革。改革現有的原油現貨貿易體系,放開原油的進口。“現在中國石油行業流通體制的現狀是,國內三大石油巨頭壟斷了原油和成品油90%的油源,並主導了油品的批發價,只是在終端零售環節開了市場。正是因為獲得成品油批發零售許可證的民營企業必須依附於三大巨頭,所以很難形成獨立的市場主體。”

  程小勇認為,原油期貨應以人民幣計價,而人民幣匯率波幅將更趨市場化,意味著油價和人民幣匯率挂鉤,以人民幣結算,提高人民幣跨境流通,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助於提高我國對國際原油定價的話語權。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