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觀點頻道

規範互聯網金融不能遷就銀行既得利益

發佈時間: 2014年03月16日 08: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今日社評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方興未艾。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監管部門完善管理制度、採取風險防控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但這些舉措的出臺,應是為了切實保護公眾合法權益,而不是維護傳統銀行業的既得利益。”

  央行日前下發了關於暫停支付寶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産品和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被暫停。同時被央行暫停的還有虛擬信用卡業務,主要涉及中信銀行與阿裏巴巴和騰訊的相關合作。

  智慧手機的普及,讓二維碼購物從想象走進現實。用手機對著商品刷一下就能買單,二維碼快速購物正在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然而,正當二維碼應用在技術、終端等方面取得突破,手機二維碼市場即將迎來更為火熱發展的時候,央行卻暫停了相關公司的二維碼支付業務。當然,“暫停”畢竟不是禁止,而且央行有關負責人還表示,此舉意在規範相關業務發展和保護消費者權益,而並非針對某家企業。

  從目前情況看,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及虛擬信用卡,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有媒體報道,“央行是看到媒體報道,才知道支付寶、騰訊發了虛擬信用卡産品”。也就是説,相關公司在推出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業務之前,沒有向央行進行報備。而這些創新業務確實直接關係到客戶的信息安全與資金安全。如果事件發展的邏輯順序真是如此,那麼接下來發生的應該就是:相關公司履行報備義務,提交補充一些資料;央行對此進行研究,搞明白新技術、新流程和新的識別技術,判斷其中的風險,並作出公正裁決。

  但是,有輿論認為,央行此次對二維碼支付等互聯網金融創新業務的“叫停”並非偶然。一些輿論甚至懷疑,監管部門對相關創新業務還會有進一步的限制舉措。近日有媒體披露,央行已向多家機構下發《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草案,進行徵求意見。這是央行第三次徵求意見,其中規定的個人支付賬戶轉賬金額和消費金額的額度,相比前兩次落差巨大。央行的口子越收越窄,目前紅極一時的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支付、消費功能或受打壓。

  自2013年6月餘額寶誕生以後,迅速崛起的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已引起監管層的重視。此次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和虛擬信用卡,給火熱的互聯網金融潑點冷水、降降溫,具有確保風險可控的積極作用。但央行已出臺或即將出臺的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監管政策中,傳統銀行和銀聯的“擾動”陰影也令人擔憂。在傳統的支付業務模式中,發卡行、收單行及銀聯按照一定比例分成。而在互聯網金融線上支付模式中,刷卡手續費惠及發卡行和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收單行,銀聯被完全架空。被暫停的二維碼支付方式,是對銀聯利益的進一步損害,因為這種支付方式將把更多的傳統線下支付業務拉進互聯網金融的地盤。此次虛擬信用卡業務的暫停,也讓傳統銀行長吁一口氣。信用卡是銀行的主要收入之一,虛擬信用卡業務如果得到推廣,必將搶得大量銀行客戶、資金和利潤,銀行的實物信用卡業務將面臨巨大競爭壓力。

  近年來,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歷程中,央行和銀聯對第三方支付曾多次出手監管,但相關企業並沒有因此萎縮,反而愈加茁壯。由此可見,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勢所趨下,完成相關監管程序後,二維碼支付和虛擬信用卡恢復的可能性很大。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方興未艾。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監管部門完善管理制度、採取風險防控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但這些舉措的出臺,應是為了切實保護公眾合法權益,而不是維護傳統銀行業的既得利益。去年以來,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增值服務,動搖了我國銀行業的活期存款低利率現狀,保護了儲戶的權益。在長期金融管制的背景下,我國銀行業存在服務水平低、收費高及亂收費等問題。傳統銀行通過一張銀行卡可向客戶收取幾十種費用,提供的卻是差服務甚至是零服務。發揮互聯網金融無限的創新動力,倒逼傳統金融機構自我改革,降低收費、提高服務水平,現在正是時候。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