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陳錫文:城鎮化要解決農民就業、住房、社會保障、子女上學四個問題

發佈時間: 2014年03月06日 2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3月6日14點30分,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記者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召開,全國政協委員周伯華、厲以寧、陳錫文、楊凱生、李彥宏將圍繞深化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文化報、中國文化傳媒網記者]請問陳錫文主任,去年底,中國城鎮化工作會議討論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又進一步強調了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保護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避免千城一面。請問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農民轉市民會面臨哪些問題?另外,我們應該怎樣用文化特色豐富鄉村建設,為我們的百姓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務,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城鎮?謝謝。[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我自己對這方面的研究和關注,我覺得最起碼要解決四大問題:第一,要解決他的就業。農民之所以願意到城裏來,就是因為他有更穩定的就業,有更好的收入,他才來,不是來旅遊,他是想在這裡掙更多的錢改善自己的生活。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非常努力,一定要加快發展中國的民營經濟。根據現有統計,城鎮全部就業人口大概不到3.8億人,而這些人在國有部門就業的不到7000萬人,也就是説城鎮就業80%以上是靠非國有部門來提供的就業崗位。所以在政策上一定要讓非國有部門和國有部門獲得同等的政策條件和環境,促進它更快的發展,才能更好的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

  第二,農民工的住房。大家都知道,農民工的住房絕大多數靠兩個方面,一個是靠用人單位給他提供的集體宿舍,集體宿舍就是一個鋪位,他不能安家,這個要佔到整個農民住房中的50%以上。還有百分之四十七八是靠農民在城中村租賃的住房。所以真正擁有自有住房比例非常低,大概就是1%左右。所以要解決農民工的住房問題,就像三中全會的決定以及以前的中央文件都提到,怎麼樣讓農民工進城以後,建立什麼樣的基礎條件才能和城市當地居民一樣享受公租房、廉租房,這是需要研究的,當然要加快建房。

  第三,要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審議通過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障已經並軌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在職的就業人員,城鎮居民的社會就業保障和農民工的社會就業保障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農民工作為流動性的就業人口,他繳納的社會保障金中,在統籌賬戶中的部分他帶不走,所以就抑制了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障的積極性,要解決好這個問題,農民工才能和當地居民享受同等的保障待遇。

  第四,農民工子女的就學問題。現在我們了解,大概進入城鎮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孩子超過1300萬人,差不多農村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到城裏來讀書了,對於這樣大的變化,我們的教育資源配置顯然還跟不上。所以農民工子女的就學問題也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值得還需要加大力度去解決。更重要的是,你解決了他義務教育階段的就學,他初中畢業以後要考高中,當地讓不讓考,高中畢業以後要考大學,當地讓不讓考,這些問題要解決起來都是涉及到非常複雜的利益關係,他和當地的居民、和當地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利益關係。所以一定要通過加快發展經濟,使得我們國家有更雄厚的實力來解決廣大農民群眾和城市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能夠均等化,才能真正做好這件事情。你説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農村怎麼能保持他原來的傳統,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中國人往前數三代,很少不是有農村人的,所以講的鄉愁就是這個,鄉愁愁什麼呢?就是我非常喜愛、非常熱愛我的家鄉,但是我回不去,這是鄉愁。或者我回去了面目全非了,這也是鄉愁。所以在社會進步中,城市要城鎮化,農村怎麼保留它的田園風光,保留很多人孩童時期的記憶,讓它成為很好的回憶,回去以後想到從小怎麼享受到父母的關愛,從小怎麼和小夥伴玩。所以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要堅定不移的推進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是新農村建設一定不能太拆大建,一定要建成城市像城市,農村像農村,這樣才能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