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記者 郭勇)2月10日,國辦發佈《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明確將大豆列為發展重點産品,要求“充分發揮我國傳統大豆資源優勢,加強大豆種質資源研究和新品種培育,扶持國內大豆産業發展,強化大豆生産與精深加工的科學研究,實施傳統大豆製品的工藝改造,開發新型大豆食品,推進大豆製品規模化生産。”
如今,我國大豆産業在進口渠道、加工製造等環節皆失去了話語權,大豆對外依存度超過80%;國産大豆在産量、出油率等關鍵指標不及進口大豆。在如此環境下,國內大豆産業如何實現振興是一個現實而嚴峻的課題。
進口將長期存在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在2013年3月的全國政協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大豆年産1300萬噸,但總需求超過7000萬噸,大豆必須進口。
我國大豆主要消耗在食用油和養殖業。2013年,我國油脂消費總量超過3000萬噸,人均19公斤,和10年前相比幾乎增加一倍,其中大豆油佔比達47%。我國養殖業年均使用飼料量已達8000萬噸,其中蛋白飼料約佔20%,需要1600萬噸豆粕。它們都來自於大豆。
進口大豆相當於進口土地,這是不少農業專家的共識。中國耕地面積18億畝,目前只能保證糧食安全。有專家計算,如果把我國現在需要消耗的油脂、飼料折算成大豆在國內種植的話,大約需要7.4億畝耕地,這在國內耕地面積緊張的情況下顯然無法實現。
依照國際趨勢,我國人均油脂、肉蛋等消費必然增加,這些增加部分依靠國內土地耕種已不可能,大豆的進口將長期存在。
育種是關鍵
“國産大豆競爭力不及進口大豆,品種差是第一因素。”季衛國談及我國大豆産業的沒落,目標直指育種。季衛國是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公司的總裁助理,金色農華是上市公司大北農育種的重要機構。
我國大豆進口激增源於加入WTO,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第143個WTO成員國,中國在農産品貿易領域做出諸多讓步。大豆被作為第一種推向國際市場的農作物,取消進口配額制度,關稅確定在3%。國産大豆自此節節敗退。
在季衛國看來,國産大豆失利的根源是種子。大北農是我國極個別從事大豆育種研究的企業,大多數企業之所以放棄大豆種子市場,首要原因是市場太小。2013年,我國進口大豆達到創紀錄的6340萬噸,國産大豆的種植面積持續減少,目前僅有3000多萬畝。這相對於動輒過億畝的其他大田作物來講,潛在收益不足。加之大豆在我國不屬於糧食作物,相應的種糧補貼、優惠政策較少,連片種植的基地較少,地方政府推廣的積極性也因此大受影響。
推廣大豆良種還有一個障礙,那就是農民的耕種習慣。季衛國介紹,目前國産大豆都是農民自留的常規品種,而這種種子沒有版權。如果企業希望進入這一領域,將面臨改變農民種植習慣的問題,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誰也説不清。
在種子研發上,由於我國執行比較謹慎的“轉基因”政策,大豆推出生物新品種的可能性一再降低。目前,我國可以進口轉基因大豆,但卻不能夠種植轉基因大豆,這種“許吃不許種”的現狀加劇了我國大豆種業的發展滯後。
如何突圍
“國産大豆的出路在於高端需求。”中國大豆産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登高認為,與其跟進口大豆比産量,不如比“出生”、比高端。雖然目前國際上對於轉基因大豆的安全性並無定論,但作為普通消費者,更願意為非轉基因食品掏高價,在美國,普通大豆比轉基因大豆價格高出30%-50%。“如果高端市場能夠使用國産大豆的話,國産大豆還不夠用,現在國內加工大豆已經到了900多萬噸了,出口大豆也有幾百萬噸,加起來1200多萬噸,而産量只有1200多萬噸,馬上就要變成短缺的狀態。”
資料表明,中國大豆蛋白含量最高可達40%以上,大豆蛋白受到歐美市場歡迎,在國際食品及大豆製品市場已經佔到50%的市場份額。在國內大豆油脂加工企業困難重重之際,國産大豆蛋白加工企業發展卻方興未艾。
劉登高認為,振興大豆産業需要組合拳。首先必須保證國産大豆的種植面積,要在全國建立10萬畝以上播種面積的大豆生産基地縣。其次,在保護方面要借鑒糧食作物的政策,給予適當補貼,調動地方政府和豆農的積極性。同時,對於短期內的大量進口對我國大豆産業造成的實質傷害,要充分利用WTO原則,適時啟動反傾銷調查。
季衛國的觀點,則更傾向於走出去開拓市場,“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大豆育種,目的並不僅限于國內,更大的市場在國外,尤其是南美。”南美水肥、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種植大豆,而現在這個市場多為美國佔據。
農科院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副主任宋敏認為,農業的開放引進是大勢所趨,只有開放才能使國人享受世界最先進的科研成果,閉關鎖國式的狹隘保護最終受損的是中國老百姓。大豆産業振興只有多策並舉,方能實現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