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産業

煤價看跌的三大因素

發佈時間: 2014年01月29日 13: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央視網(記者 史江鑫報道)1月27日,煤炭行業指數下跌0.36%,滬深300指數下跌1.33%,其中,動力煤板塊大幅下跌,下跌1.11%。對此,多家機構預測,春節後煤市弱勢行情持續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股市煤炭板塊的弱勢表現,源於煤炭市場的陰雲密布,動力煤、焦煤價格持續走低。本月24日,作為煤炭行業風向標的神華集團就再次調低了煤炭價格,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較前一週(1月13-17日)下調11元/噸,至591元/噸。從23日起執行的北方港現貨掛牌價格,5500大卡煤種價格已跌至591元/噸,與神華新調整價格保持一致。國內排名第三的大同煤業5500大卡動力煤價目前也在590元/噸左右。

  煤炭行業分析師普遍認為,因節日因素,下游電廠日消耗量有所下降,煤炭交易趨於清淡,導致了煤價快速回落。不過,即便從中長期看,2014年上半年煤炭價格也缺少支撐因素,平均價格難超去年。

  2014年煤炭價格將繼續被遏制

  數據顯示,截至1月27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山西優混動力煤平倉價為555元/噸,較前一日下跌5元/噸或0.89%;澳大利亞BJ動力煤現貨價格為82.40美元/噸,較上期下跌1.49%。

  春節將至,北方地區眾多煤礦企業已停産或準備放假,鐵路發運量也在逐步放緩,煤市一片清淡。南方地區電廠現電煤庫存量儲備充足,多數近一個月內無採購計劃,且接收價亦在持續小幅下調。而港口煤炭庫存又持續走高,在煤炭需求整體放緩的情況下,業內分析人士預測節後煤炭價格會出現新一輪下跌走勢,但下跌空間暫時不大。

  信達證券分析師認為,動力煤市場價格已步入下跌通道,且下滑趨勢仍在持續。2014年,産能釋放的壓力較大,進口煤的衝擊不容小覷,供過於求的局面很難緩解,這些因素將會刺激煤價繼續走低,煤企短期難有超額收益。

  卓創資訊動力煤分析師劉東娜也認為,隨著各港口煤價的急轉直下,加之春節淡季,下游貿易商提貨熱情銳減,成交量慘澹,看跌市場。“現在很多大型電企仍尚未與煤礦簽訂2014年長協價,僅僅定量,當前依然是買方市場。五大電力集團從未放棄過與大煤企話語權的爭奪戰,節後,動力煤市場危機重重,煤價繼續下行風險較大,保守預計2月環渤海港Q5500動力煤價指數累計跌幅20元/噸以上可能性較大。”

  彭博行業研究亞太區公共事業高級分析師岳啟堯也指出,受産能過剩、進口煤衝擊、環保壓力等因素的影響,2014年煤炭價格將會繼續被遏制。

  2013年四季度煤價上漲並非企穩跡象

  2013年四季度,中經煤炭産業景氣指數為96.6,連續三個季度走平;煤炭價格也出現了反彈,10、11月份,生産者出廠價格總水平環比分別上漲0.41%和0.37%,改變了自2013年3月份以來價格環比下跌的態勢。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煤炭産業初現企穩跡象。但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院長岳福斌表示,2013年四季度煤炭價格上漲的原因較為複雜,短期內,難以判斷煤炭産業景氣度是否已回升。

  對於四季度煤價上漲,岳福斌認為,“有客觀的市場因素,例如,始於2011年11月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式的瀑布式價格下跌,一直沒有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反彈,特別是進入2013年6月份以來的煤價‘拼跌’,累積了價格出現報復性反彈的能量;再如,國內煤炭市場價格的大幅持續下跌,進口煤價格優勢減弱;以及進入冬季取暖用煤需求增加等。同時,不排除有主觀因素在其中,如為了來年煤炭訂貨合同價格提高,以及粉飾年底報表人為抬高煤價,而動力煤期貨市場又為這種可能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

  岳福斌還指出,導致我國煤炭産業陷入困境的不利因素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煤炭産業轉型升級滯後,落後産能淘汰力度弱,過剩産能集中釋放,清費正稅工作雷聲大、雨點小,加之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影響煤炭消費需求,進口煤衝擊有揚頭之勢,生態環境的壓力依然較大,所以必須堅持穩中求進,更加徹底地推進煤炭産業市場化改革。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煤炭價格 動力煤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