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公司

打車生意經

發佈時間: 2014年01月28日 17: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央視網(記者 閻海東綜合報道)有了移動支付,打車也能讓“土豪”替你買單。1月20日,“嘀嘀打車”宣佈請全國人民打車,為此追加2億元預算。一個小小的打車APP顯然不可能如此土豪,“滴滴”的真正金主是騰訊。

  騰訊一上場,阿裏馬上“摸磚頭”。“快的打車”立馬于1月21日宣佈與支付寶錢包聯手再砸5億元,請全國人民打車。如果你選擇“嘀嘀打車”付費,每趟立馬給你減10元,每天3單,司機用滴滴收費,則獎10元,每天5單;“快的”的補貼方式是給乘客減10元,每天限2單,給司機獎15元,每天5單。

  兩個小小的打車APP,目前盈利路徑尚不清晰,為何卻引起兩家互聯網大佬的如此重視,不惜砸進數億元人民幣來互毆?在“滴滴”和“快的”這兩款小小的APP上,騰訊和阿裏究竟在爭奪什麼?

  “嘀嘀”和“快的”:司機眼中的冤大頭

  1月26日晚十點,何先生打車回家,司機問他有沒有“快的”,何先生説有,司機又問有沒有“滴滴”,何先生説沒有,司機建議他下載一個。“我們一起賺這兩個冤大頭的錢。”就這樣,司機與何先生一番互動,一單生意就當成兩單來做了,司機本人賺到了雙份獎勵。

  虎嗅網的一篇文章分析説,“理論上司機載客一次載4個人的話單趟最高可以掙80元,四位乘客同時使用嘀嘀和快的,嘀嘀返10元,快的返10元,10×4+10×4=80元。”不過據央視網記者了解,這一能被鑽空子的技術漏洞目前已被彌補。儘管如此,“滴滴”和“快的”競爭,受益最大的還是出租司機。但砸下重金的騰訊和阿裏似乎並不為意。

  手機支付打車費用,從技術操作上非常簡單。乘客使用支付寶付費時,只要掃一下由支付寶幫出租車司機打印的個人工牌二維碼,手機就會自動跳轉到付款的頁面,支付成功後司機會收到短信提示。而使用滴滴打車或通過微信平臺打車,乘客同時獲知司機的姓名和嘀嘀個人賬戶,結賬時候只需用微信支付給司機賬戶付錢。嘀嘀打車通過支付方式與微信捆綁。

  出租司機當然十分樂意每天這份相當於白送的一百塊錢,還不必上交出租公司,於是出租司機眼前就有了這樣的景象:至少三個智慧手機的微信、“嘀嘀”和“快的”叫車信息提示音不斷。對於司機來説,同時擁有兩三個APP的理由十分簡單--司機不能保證所有的乘客只用“滴滴”或只用“快的”。打車軟體也因此在出租司機群體中有了驚人的高覆蓋率。

  但兩個對擂的主角,各自成績如何呢?易觀國際對去年第三季度打車APP市場的監測報告顯示,“快的”打車的市場份額為41.8%,“嘀嘀”打車為39.1%。如此看來,“快的”似乎略有勝出。

  不過,這個數據似乎與兩家公司分別提供的數據有出入。“快的”數據顯示,目前其在全國用戶數已經達到2300萬,每日訂單量超過30萬筆。而“嘀嘀”的數據顯示其全國用戶數已經達到3000萬,每日訂單量超過50萬筆。如果這一數據無誤,則“滴滴”顯然勝出“快的”。

  出租司機眼中的“冤大頭”“滴滴”和“快的”究竟誰高誰低,沒有第三方權威數字可以證明,唯一可以判斷的是,目前這塊市場,只有這兩家可以相互PK,而且都野心勃勃。“嘀嘀打車”CEO程維向外界宣稱,2014年“滴滴”將佈局100個城市,計劃每天提供出行服務達100萬次;而“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則稱其業務量在新的一年或將獲得10倍的增長。

  不過,儘管“滴滴”和“快的”的競爭火力十足,卻只開拓了打車移動支付不到1%的市場份額。如此説來,即便是再加入幾個打車APP軟體,目前能夠佔領的市場空間也不過百分之二三。在此態勢下,“滴滴”和“快的”為何要苦苦相爭呢? 

  “揮金如土”只為圈地搶人?

  在騰訊和阿裏不惜重金為打車“埋單”的背後,實際上有著更為重要的考慮。“滴滴”和“快的”目前開拓的市場份額如此之小,並非兩者不努力,而是因為目前國內出租車行業運營體制整體上相對落後。對於大多數城市而言,出租公司組織非常鬆散,管理效率相當低下。另一方面,既然打車APP有著巨大的潛在盈利空間,出租車公司和城市的監管者當然也不會輕易放手這個機會。

  事實上,這一輪的佈局中,騰訊比阿裏出手晚了好幾個月。2013年5月,當“快的”主動找到阿裏後,幾十分鐘內就獲得了阿裏的投資,之後的半年內,隨著“快的”合併了打車APP“大黃蜂”,阿裏便繼續跟進投資1億元。

  騰訊雖然晚到半拍,但是市場的敏銳度還是很高的,很快就參與了“滴滴”的兩輪融資。今年1月初,嘀嘀“一夜暴富”,獲得中信産業基金和騰訊等公司共同出資的1億美元,而“嘀嘀打車”則宣佈其客戶端實現微信支付功能。至此,兩家對壘的格局形成。

  對於“滴滴”或“快的”這樣的打車APP而言,無論是與阿裏還是騰訊合作,都是為了打通支付環節。而對於打車這樣一個高頻率的消費行為而言,其消費過程和收費都是標準化的,非常適合移動端支付。而且,實際上只有打通了移動在線支付環節,打車APP的真正價值才能得到發揮。

  對於合作的另一方即支付平臺來説,“揮金如土”當然有其深刻的戰略意圖。從直觀的意圖來看,無論阿裏還是騰訊,其投資滴滴和快的這種APP,顯然是為了培養消費者的支付習慣,尤其是阿裏,在微信啟動支付功能之後,更是有點著急上火。

  騰訊和阿裏的意圖僅僅如此嗎?儘管目前打車APP的盈利模式還不清晰,只能是一個持續燒錢賠錢的平臺,但只要深刻理解互聯網消費行業的內在邏輯,就有理由對這種燒錢行為的前景保持樂觀的態度。

  打車APP對於商家的意義不僅止于支付,這一消費通過軟體完成的過程中,軟體本身也記錄了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一旦被啟用並加以分析,盈利模式便會自動呈現出來,因為無論對於乘客還是司機而言,其可以提供消費指導和服務的空間是很大的。當然,這只是業內的分析--用戶離不開了,你就有錢賺了。

  打車軟體深受司機歡迎,也倒逼乘客使用該軟體,有調查稱,沒裝打車軟體的乘客打車更難,同時也出現了司機按路途遠近挑客、以有人預約為由拒載等現象,這一由於工具使用差異而造成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對其他乘客顯然是不公平的。

  有專家指出,在這一輪騰訊與阿裏的搶人頭奪地盤競爭中,出租司機實際上為微信和支付寶等扮演了促銷員的角色,但卻給出租行業監管帶來新的難題。更有法律人士指出,兩者的對抗實際上已經演變成了不正當競爭。

  也有分析指出,阿裏、騰訊打車軟體的血拼,可能成為傳統金融機構的噩夢。以前銀行也曾經推出相應的公共交通支付手段,但推廣並不成功,而打車軟體卻能做到急速增長。包括打車在內的互聯網金融強力佈局,將大大衝擊傳統金融服務空間。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