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去年下半年打車軟體在各大城市興起,但在廣州遭遇了官方的打壓。然而最近又來了新一波的攪局:多路資本高調進入打車軟體市場:先是微信支付聯合嘀嘀打車,即用嘀嘀叫車,使用微信支付的乘客和司機各得到10元獎勵;隨後,支付寶表示只要用支付寶錢包付打車款,每單獎勵乘客10元、司機15元……無論是乘客還是司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扎堆進入。
從技術引領社會的層面來看,大數據、雲計算的興盛,再加上GPS技術、智慧手機的普及,都導致了尋常人的社會形態必須跟著發生深刻的質變。正如全國已經有五六億人使用微信,微信所創造的包括社交、傳播、溝通、支付的新方式也必然席捲城市大多數人群。這意味著,如果一個人不使用智慧手機、不會用微信軟體,那麼只會越來越被雲技術浪潮所遺棄,這已經是一種非常殘酷而明顯的現實。
以前老人家可以通過穿街走巷買到便宜貨,而如今各種電商營造的平臺,已經能將線上和線下的購買方式打成一片,為消費群提供更驚人的低價。就像打車軟體一樣,其目的就是用前期優惠來搶佔用戶份額,讓用戶最終形成在自己的平臺上花錢的習慣,進而長年裹挾大量有消費能力的群體。只要這個平臺鎖定了海量用戶,那麼就能進一步提高對上遊商家的分賬能力。道理也很明顯,如果一個手機客戶端是所有人每天必用的,且最後是能達成海量交易的,那麼這種“剛性應用+兌現能力”就會形成強大的優勢,依靠一個幾億人用的平臺,橫掃商界,重塑商業形態,令傳統消費模式萎縮,進而重塑人們的生活形態。
相比之下,處於信息鴻溝另一端的老弱群體,本來就不在電商們的商業視野中,如今支付平臺連最民生的出租車服務也“綁架”進去,這就意味著所謂“落後”人群會進一步被剝離、被甩出這個社會的主流。最後,老弱群體不但打不到車、買不到更便宜的貨品,還可能插不上隊掛號看病、買不到折扣更高的機票、買不到優惠的劇院門票。移動互聯帶來的隨時隨地的電子商務、移動支付、二維碼鏈結等的威力,已經不只是上網買還是上街買的問題,還成為當今社會群體分化的分水嶺了。
在傳統電子商務中,人們還是得通過上某個電商網站,選購商品再進行下單購買,然而到了大數據背景下的“二維碼掃一掃”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短路一般的迅速鏈結上身邊的商家、服務、出租車,再加上你的定位,完全可以做到了即時比價、隨處下單。人們的生活成本不但極大降低、購買效率極大提高,而且還挑戰著傳統政府那種自上而下提供公共産品的方式。每一個節點,都可以和其他節點迅速發生關聯,每一台出租車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運營的“企業”……這種強大的分佈式計算的力量,考驗著政府對時代浪潮的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