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産業

打車軟體“燒錢大戰”再起烽火 重金拉人能挺多久?

發佈時間: 2014年01月22日 19: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月2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劉元旭 南婷)20日,“嘀嘀”和“快的”兩大打車軟體“重金”拉人爭奪戰再陷白熱化。繼10日“嘀嘀”推出使用微信支付付款乘客和司機各獎10元政策後,最早實行獎補政策的“快的”也提高了獎補額度。但熱鬧的“燒錢大戰”背後,仍有“骨感”的現實需要面對:“軟體打車”能否戳中大城市人越來越不能承受的新痛點——打車難?“砸錢拉人”是否是虧本賺吆喝?“燒錢大戰”究竟能挺多久?

  “軟體打車”叫之即來?

  打車難是城市交通病的一個集中反映,但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打車軟體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

  一下班,小李一邊背起包一邊拿出手機,點開一款打車軟體,按住語音鍵説一句前往目的地,大約一分鐘後便接到附近一名出租車司機的電話。走出辦公樓,剛才預定的那輛出租車越過等車人群,停在她面前。

  記者近10天來在北京多次乘坐出租車,發現許多出租車方向盤周邊都支著兩部手機,分別裝有“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兩個軟體,有的司機師傅甚至分別架有四部手機。每個手機不停地發出提示,提醒司機附近路段叫車信息。

  “現在都用打車軟體來拉活兒,每單少能拿到五元補貼,多則三五十元!”北京出租車司機法蘭成説,“基本上不用空跑了,很多司機都在用。”

  一些網友反映,家在比較偏僻的地方,以前出門打車比較難,用了打車軟體後,可以提前預約,基本上都能約到車。“有專車等候的感覺很棒。”

  出租車司機與打車者之間信息不對稱一直被認為是打車難的重要原因:一邊是出租車“空駛”,一邊是乘客打不到車。打車軟體的解決的恰恰是這一問題。

  “我們解決不了路況,也增加不了車輛,但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嘀嘀打車”市場總監卓然説,“這是在目前狀況下緩解打車難最簡單直接的辦法。”

  有使用嘀嘀客戶端較多的司機告訴記者,空駛率能從30%降到10%,收入增加1000元-1500元。

  “砸錢拉人”虧本賺吆喝?

  在記者叫車5分鐘後,出租車司機王建良從3公里外的地方趕了過來。“30元的補貼必須得搶。”王師傅説,“很多出租車司機都紛紛選擇安裝打車軟體,除提高運營效率外,很重要的是衝著軟體公司的補貼。”

  1月10日,“嘀嘀打車”開通的全國32個城市使用微信支付付款,乘客享受立減10元,每天最多不超過3單,司機享受立獎10元,每天最多不超過5單,每天隨機産生1萬名幸運乘客給予免單優惠,掀起了司機和乘客相互推薦使用微信支付的熱潮。

  最早實行補貼的“快的”也不甘示弱。在發現競爭對手推出高於自己的補貼額度後,20日再推“獎補新規”。記者20日從“快的打車”和支付寶方面了解到,暫定到2月10日為止,出租車司機每次用支付寶成功收車費,即可獲得10元獎勵(每天5筆封頂),同時用支付寶付車費的用戶也將獲得10元返現(每天2筆封頂),返現將於3-5個工作日內返還到用戶支付寶賬戶內。

  據“快的打車”CEO呂傳偉介紹,用戶用“快的”軟體打完車後,可直接點擊內置的支付寶付車費,而後輸入金額完成結算,整個過程只需幾秒鐘,並可以對司機的服務進行評價。

  “短兵相接”的雙方看似“虧本賺吆喝”,但不可忽視的是“黏住”了大量用戶。

  事實上,打車軟體要佔有巨大的市場份額,拼的就是誰的終端用戶多,這個終端包括司機客戶端和乘客客戶端。為此,“嘀嘀”和“快的”都不甘示弱,使出渾身解數,揮金圈地,重金“拉人”。

  目前,“快的打車”在全國用戶數已經達到2300萬,每日訂單量超過30萬筆。而來自嘀嘀打車的消息,1月16日全天,嘀嘀打車日訂單突破50萬單,成功使用微信支付超15萬單。

  “燒錢大戰”還能挺多久?

  不論是“補”“返”還是“獎”“免”,打車軟體“砸錢”都是以億為量級的。對於乘客和出租車司機來説,關注的還是如此燒錢能持續多久?

  其實,打車軟體撒錢式的獎勵緣于背後“金主”大手筆支撐。“快的”打車在創立之初就獲得了阿裏巴巴的投資,2013年11月阿裏再次跟進投資;“嘀嘀”則在2013年5月獲得騰訊1500萬美元融資,2013年12月再次獲得來自中信産業基金、騰訊等1億美元投資。

  “打車軟體‘燒錢’模式只是開端,最終目的還是搶佔市場份額。”中投顧問交通行業研究員蔡建明曾對媒體表示,很多打車軟體公司希望通過免費服務提升知名度,並且儘快搶佔市場份額,進而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待消費者使用習慣形成後再行收費,巨大的經濟效益才會顯現出來。

  業內人士認為,將來軟體開發公司還可以通過針對性地推送位置廣告、信息服務、向VIP客戶收取會員費等其他渠道賺取收益,從而維持正常的經營。

  對於盈利問題,“快的打車”COO趙冬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嘗試商務租車、會員服務、廣告等模式盈利。

  而嘀嘀打車CEO程維則稱:“我們現在是長身體的時候,到時候盈利是自然而然的事。具體怎麼盈利,我們可能會和別人不一樣。當下最重要的是改變用戶打車的習慣,而不是為盈利著急。”

  分析人士認為,在沒有決出勝負之前,打車軟體之間的“燒錢大戰”還不會結束。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拉人 重金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