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外部的競爭壓力和內部的價格戰,讓大北農這類的本土種業企業倍感艱難。
直觀的感受來自於財務報表。從2012年3月31日以來的七個季度,大北農的利潤率一直在下降:2012年每個季度增長率都在30%以上,但到2013年前三季度,分別只有10.38%、2.76%、3.29%。
整個環境也不容樂觀。我國種業企業數量之多令人咋舌,高峰時有8700多家,經過整治現在仍有近6000家,但有育種能力的不超過100家。大田作物種業除了水稻、小麥和部分玉米,其他農作物種業基本依靠進口,蔬菜、花卉等更是全部被國外公司佔領。
艱難求生
靠著兩次氣候異常,大北農“搶”回了東北的種業市場。一次是2009年吉林公主嶺市大旱,農民黃佰成的“農華101”獲得了805公斤/畝的收成;另一次是2010年遼寧連陰雨,全省玉米空桿率極高,昌圖縣農戶卻保持了850公斤/畝的高産,出彩的仍是“農華101”。大災之年的高産,使大北農從國外品牌經營多年的東北慢慢佔有一席之地。
目前,大北農的“農華101”種植面積累計超過千萬畝。而在此之前,我國最大的玉米産地東北三省的種子市場基本被國外種業公司所掌控。
季衛國在大北農工作10多年,是其全資控股公司金色農華總裁助理,同時負責大北農的對外法務,對我國種業整體狀況比較熟悉。
“我國種業前十大公司佔全國市場不到15%,每年盈利不足百億,不及美國種業公司孟山都一家。”季衛國介紹,種子繁育週期多在10年以上,由於我國種子市場放開僅僅14年時間,即便有限的具有新品種研發能力的企業,依靠自身也無法形成有效的新品儲備,“一粒種子打天下”較為普遍,這更削弱了競爭力。
高庫存運營
“2014年最大的危機就是‘轉商',一旦發生,種子企業估計好多年翻不過身。”季衛國解釋,業內所謂“轉商”是指種子當成糧食賣。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知識産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敏説,“前幾天遇到萬向德農的高管,説2013年虧死了,好多種子壓在庫裏。”
公開資料表示,我國頗負盛名的隆平高科,其雜交水稻種子從2011年起就一直為高庫存所困。2011到2013年庫存分別為2.35億、 3.41億、4.25億元,總資産佔比從60%多攀升至70%多。其他上市公司大多類似,直接導致種業企業利潤增速下滑。
庫存導致資金週轉緩慢,倉儲費用增加,更為嚴重的是可能導致出芽率降低,“比如玉米,現在雜交種子大面積推廣了單粒播,如果出芽率達不到國家標準,將給農民造成巨大損失。做不了種子只能當糧食賣,原本500克10塊錢,現在只值1塊錢。種子企業的虧損無法彌補。”談及庫存,季衛國顯然無法淡定。
為什麼庫存如此嚴重?
“種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種子,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很多人並沒有深刻的認識。”農科院知識産權中心的王磊博士認為,我國種業大量庫存就是突出的表現。道理很簡單,大家的産品相似性很高,品種與品種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化;再加上盜版種子,導致了嚴重的供大於求。
“農業新品種其實同樣需要革命性創新。”金色農華總裁辦主任呂光輝在種子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他認為,從企業角度看,這種商業模式難説誰對誰錯,但以低價蠶食為核心的競爭策略無疑侵蝕了種業企業的利潤,使創新之路變得更難。
押寶未來
“我們現在投入3個多億,5年內不指望它掙錢。”
季衛國所説的3個多億,花在了建立大北農集團生物技術中心上。大北農計劃投資五至八億元,創建國際一流的分子生物學、遺傳轉化、性狀整合與分析以及分子標記等技術平臺;專注于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精準生物育種及關鍵農藝性狀研究,以提高作物産量、抗除草劑及抗病蟲能力、抗旱性,增進作物對肥料的利用效率等。
宋敏認為,與國際巨頭相比,我國差距巨大。尤其是科研院所力量分散,成果僅體現在某一點上,形成産業化、生産力路途遙遠。
在業界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美國幾乎不種水稻,我國的雜交水稻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美國大面種植玉米、棉花,我國相關種業處於追趕者位置。“現在,美國人也盯上水稻了,我們多了一個潛在的強大對手。”
季衛國顯然更為樂觀:“其實相比傳統的育種業,我國在生物育種上的差距要小得多,原因是生物育種本身發展時間就很短。我們現在每年投入超過總收入的10%,相信一定有趕上甚至超越的機會。我國的種業公司綜合實力比不上世界巨頭,但是種子有地域性,並不是國外的種子可以直接拿到中國就能用,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發佈,業界稱之為“國七條”,其中明確:科研院所逐步實行企業化改革,鼓勵種子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股份制研發機構;鼓勵有實力的種子企業並購轉制為企業的科研機構。
各種資源開始向企業傾斜,季衛國對未來很有信心:“這就是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是對扎紮實實搞研發的種子企業最好的支持。中國不缺錢,也不缺人才,有了好的政策,一定能發展起來。”(央視網記者郭勇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