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觀點頻道

陳果靜:增強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

發佈時間: 2014年01月06日 11: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經濟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在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平抑資金利率波動、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的過程中,貨幣政策“火候”的掌握至關重要。貨幣政策過松可能導致貨幣信貸猛增等一系列後果,過緊則可能帶動資金利率飆升,不利於金融系統穩定,也有誤傷實體經濟的可能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著力提高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協同性。”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新年致辭中關於新一年貨幣政策的詮釋。

  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截至2013年1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連續3個月增速維持在3%以上;同期,廣義貨幣(M2)餘額107.9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達到2013年初設定的13%的目標難度較大。資金利率波動加大,資金利率在2013年6月和12月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走勢,不僅金融機構叫苦不迭,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此外,外匯佔款的變化也增加了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

  基於這樣的形勢,增強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和調控藝術尤為重要。

  2013年以來,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已經進一步得到了提升,宏觀調控方式不斷創新,調控經驗更為豐富。央行創新公開市場調控工具,根據流動性形勢變化靈活調整流動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通過逆回購、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有效應對了在6月、12月等時點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短期資金波動,並把凍結長期流動性和提供短期流動性兩種操作結合起來。此外,還啟用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同時,一系列改革也已經啟動,央行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著手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

  2014年,貨幣政策被寄予了沉甸甸的期望:既要穩增長、調結構,還要促改革、防風險,同時要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這些期望看似有些矛盾,但並非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在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平抑資金利率波動、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的過程中,貨幣政策“火候”的掌握至關重要。與烹調一樣,並非備齊所有材料一齊下鍋就能立即端上一盤美味,而在於拿捏的藝術:多一分則鹹,少一分嫌淡。貨幣政策過松可能導致貨幣信貸猛增等一系列後果,過緊則可能帶動資金利率飆升,不利於金融系統的穩定,也有誤傷實體經濟的可能。

  通過一系列調控和改革,貨幣政策已經在各個目標中實現了基本平衡,調控的藝術在提升。央行通過適當調整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有關參數,加強信貸政策與産業政策協調配合,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推動非金融企業直接債務融資發展,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更多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等,盤活存量,優化增量,保證了經濟增長處於合理區間。

  新的一年,貨幣政策面臨的任務依然艱巨,又該如何進一步提升調控的藝術?

  穩增長是貨幣政策目標的核心。當下來看,一方面我國經濟新的強勁增長動力尚待形成,經濟可能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經歷一個降杠桿和去産能的過程;另一方面,引導、穩定好通脹預期的任務也仍然艱巨,物價對總需求的變化比較敏感,我國消費價格平穩運行的基礎還不很穩固。在此情況下,如果放鬆貨幣政策,可能進一步推升物價;如果過於收緊,又有可能難以完成穩增長的目標。這就要求央行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繼續踩準流動性管理的節奏,精準發力,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同時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

  貨幣政策的另一任務是調結構。當前,金融資源分配不均,三農、小微企業仍是金融服務環節中的“弱勢群體”,調結構和轉方式的任務十分艱巨。因此必須合理配置金融資源,使得貨幣信貸向弱勢的地方傾斜。調結構與促改革更是關繫緊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出了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一系列金融改革的路徑;寓改革于調控之中,用改革的精神、思路、辦法來改善宏觀調控,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在圍繞市場化進行改革的同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維持金融系統穩定,更是貨幣政策的根本。

  在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之時,貨幣政策如何在這一系列目標中達到平衡點,考驗著監管層的調控藝術。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